404 金钱如粪土 (第3/3页)
可怎么都没想到会有这么多,还这么不把钱当钱。
事实上这一点都不夸张,国人好奇石自古已有,一块上好的奇石卖出成千上万贯的价格也不是没樱在初唐人眼中,琉璃的价格自然远超奇石的。
更何况琉璃还能赚钱,奇石只能卖给有这方面爱好的人,圈子比较,就是有好东西也不容易卖出去。
琉璃不一样,是个人都喜欢这东西,圈子大了转手卖钱也容易。事实上琉璃买卖有多赚钱大家有目共睹,从琉璃馆买下来转手卖给有需要的人就能赚至少一倍的利润。
要是有国外的渠道,甚至能卖出几倍十几倍的价格,堪称一本万利。
所以大唐境内凡是有点本钱的商人大多都会派几个代表过来淘金。万一用比较靠谱的价格买到一两套,就顶他们半年甚至一年的利润。
尤其是海商基本每一期都来争抢,也正是因为有他们在,琉璃的价格才能一直居高不下。
平时一套琉璃器就是几个盘子杯子和碗,加起来还不如这尊如意的一片莲花瓣大,它价值十万二十万贯并没有多少人怀疑,所以才有人愿意竞价。
但二十万贯也超过了大多数饶底线,基本上百分之九十的人已经放弃了竞价,剩下百分之十的人也陷入了思索。
这么大的玩意儿,大多数人并没有自己收藏的打算,而是准备转手卖了。可也不是那么好卖的,毕竟几十万贯的生意,能买得起的凤毛麟角。
手中没有这样优质客户资源的人也暗自摇头,放弃了竞拍的打算。
如此一来,真正有购买能力的就只剩下不足十个了,其中不包括五姓七家。世家豪门虽然不缺钱,但也不会花几十万贯买个玩物。
如果是独一份的还好,可明知道琉璃是人工制造出来的,还是觉得不值。能造出来一个就能造出来第二个,谁知道会不会有一这玩意儿就贬值了。
所以在听到第一轮报价就接近二十万贯之后,他们就已经放弃了竞拍。
朱应和钱多多就属于有意购买的那种人,当听到二十万贯这个价格的时候,他们非但没有迟疑,反而露出了笑容。
越贵竞争的人才越少啊。
“三十万贯。”钱多多一口把价格抬到了三十万贯之巨,试图用这个数字吓退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