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 商城 (第2/3页)
时间,但工作量也不小。
大部分的破旧房屋都要拆毁,低洼的地方要垫高,城门也从原来的两个变成四个,就算原来的那两个也要扩建。
改造费自然不用棣州府出,也不用贷款,本地的地头蛇加上被李道彦拉拢过来的宗室一起出钱。岳山估算过,改造完成之后还能结余不少。
为了早日投入使用,早日赚钱,这些人可一点都不吝啬金钱,雇佣了几倍的工人干活。本来两个多月的工期硬生生的被缩短到了二十天。
新城的名字很简单,就叫商城。
而这个时候新年晒出来的第一批盐也恰好入库,六十三家商行也知道了岳山创建贸易之城的想法,为了给他捧场,一次性派了数百艘大小船只过来提盐。
这些船可不是空着来的,而是装满了各种货物。本来空空如也的仓库很快就被填满了一角。
而这个时候岳山终于拿出了杀手锏,免除过路费,免除一切苛捐杂税,只收一种商税,二十税一。
有人要说了,初唐不是不收商税吗?你这怎么反而收商税了,谁敢来?
初唐是不收商税,但苛捐杂税多啊。过路要收费,还有市税,就是不管你的货物能不能卖得出去,只要带着货物进市都要掏钱。
这些苛捐杂税加起来比二十税一要高多了。
岳山废除所有苛捐杂税,收二十税一的商税,商人交的钱反而更少。而且只用交一种税,也方便计算。
有时候商人也不介意多缴税,只要他们还能赚钱,多缴税就多缴,他们最怕的是苛捐杂税。自己都搞不清楚要缴纳多少种税,既麻烦又危险。
搞不好就被当成抗税份子抓起来,货物没收人还要被判罚。
除此之外还规定了税收的起征点。并不是所有的交易都要交税,交易额太低的免税。
比如出门买个馒头还要交税就有点夸张了。当然了,卖馒头那个人按月交税是应该的。
还有部分货物免税,比如粮食交易,一律免税。这个的好处有多大就不用说了。
棣州到处都是盐碱地不适合耕种,常年缺粮。一个粮食免税就能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