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城建 (第3/3页)
,人总是有办法的。
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好处很明显,确实减少不少来自管理方面的麻烦。坏处也是一目了然,太不方便生活了。
但时代在进步城建也必须要与时俱进,当然了,岳山也不是准备把集市和居住区混杂在一起。他又不傻,不可能这么做。
最简单的例子,集市意味着流动人口多,要是有人流窜到居民家里犯罪怎么办?古代可没有这么先进的刑侦技术,这种流窜作案很难查出来。
真把集市和居住区放的太近,反而不利于市政管理。
他的想法是在居住区的固定地点开几家杂货铺,专门卖物件方便居民生活。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开药铺医馆什么的,方便治病。
见岳山都如此了,甘元峰也就不在什么,又不是什么大改动,设几个店铺就设呗。
但岳山下一个改动就让他瞠目结舌了——下水道系统。
其实在隋唐时期下水道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东西了,长安城就有比较初级的下水道,宋朝开封城的下水道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甚至后世的家还根据下水道系统杜撰了一个叫无忧洞的地下组织,相当的精彩。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有下水道,整个古代只有寥寥几座城池在修建的时候考虑到了这一点,大多数都只是挖几条简单的明沟。
什么叫明沟呢?就是不封顶的下水道。居民可以把水倒进明沟里排出城外。还有很多连明沟都没有,生活脏水就地倒。
但下水道这东西用的时候离不了,不用的时候谁都不会去关注。甘元峰堂堂读书人,自然不会去关注这玩意儿。
所以他根本就不知道下水道是什么。
而设计这座城池的那个工匠也不知道是学艺不精不知道下水道,还是觉得县城没必要弄下水道,并没有设计这玩意儿。
这哪校
在岳山看来,房子都可以不要,就是不能没有下水道,想想满大街的臭脏水他都受不了。
一通解释之后甘元峰羞愧难当,他这才知道自己离一个合格的官员还差得远:“请岳候在给我几时间,我一定设计出一座最好的城池。”
完他丢下图纸掩面而走,只留下一脸懵逼的岳山。
哎,你别走啊,我还没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