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 吓唬 (第2/3页)
新式战船确实不好造,不过岳山的目的并不是为难他们,而是为了造出新船,自然会提供帮助。
他也了解过这个年代的造船业,只能说古人很牛,在非常简陋的条件下发展出了繁荣的海上贸易。
比如唐朝居然还没有造船用的船坞,这玩意要到宋朝才出现,而西方更是在三四百后才发明船坞。
对于季风的利用古已有之,但仅限于利用顺风,‘八面来风,唯头不可行’的技术同样是宋朝才形成,而西方要等到十六世纪才掌握这个技术。
还有造船图纸,也就是先设计图纸再根据图纸打造船只。
西方人总是嘲讽说中国人不管做什么都不会事先规划,而是一边造一边规划,造成大量浪费效率还不高上面的。
其实完全是污蔑。就拿造船来说,中国古代在宋朝就学会了制作船模和图纸,而西方还要等几百年后才掌握这种技术。
包括牵星术什么的差不多也都是宋朝才总结形成,而且也都早于西方。
但唯有一点远远落后于西方,那就是海船的设计。
中国古代的重心始终是放在陆地的对海洋并不重视,设计船只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在内河行驶,于是基本上都是平底船。
到了海上自然而然的也继承了平底船的设计理念,并没有人意识到海洋上需要一种全新的船只。
但平底船吃水太浅,到了海上无法抵御大的风浪,只能在沿海行驶,因而不能真正深入海洋。
另一方面是对于季风洋流等水文条件了解不够。想想当年的鉴真东渡为什么失败那么多次就知道了,还有元朝忽必烈攻打倭国失败。
历史把两次失败归结于运气,归结于‘神风’,岳山更愿意把它归结于对水文情况不够了解。
为什么说‘百年海军’?难道打造造船真的需要百年吗?还是说训练一直能征善战的水军将士需要用百年?都不是。
真正需要用百年去探索的,是大海本身。季风洋流只是其中一部分。
有人会说了,季风洋流真的这么重要吗?不可能吧。
事实上就是这么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