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第2/3页)
。
于是岳山就说道:“此事重大需圣人点头方可。不过德州盐田使用的工匠皆来自于工部,后续扩大盐田还需要他们,我私以为制盐离不开工部。”
“哈哈……有岳候此言我就放心了。”段纶高兴的大笑起来,然后语气更显亲近的道:“我有件喜事儿要告诉你,柞水铁厂日产生铁二十余石,产钢三十余石,加起来超过大唐所有铁矿的总和。”
“而且我们产出的钢乃天下独一无二,打造出来的兵器锋利无比,为此圣人没少褒奖我工部。”
“此皆岳候之功也,我工部厚颜愧领还望勿怪……”
岳山摇摇头说道:“我只是动动嘴皮子罢了,工作都是工部所做,此嘉奖你们当之无愧。”
五十石就是六千斤三吨,一年才一千吨。在唐朝已经是个惊人的产量了,毕竟唐朝铁产量最高的时候也才千吨左右。初唐没有四五百吨就顶天了。
现在柞水铁矿一年产千吨钢铁,其中大半还是百炼精钢……难怪李世民都数次夸奖于他们。
然而对这个数字,岳山无力吐槽……这数量……后世随便一个小作坊日产量都比这个高。
所以他说道:“不过,日产五十余石还是有些少了,段尚书还要想办法扩大产量才行。”
“五十石还少?”段纶愣了一下,说道。
“大唐缺铁,即便是日产五百石都不够用。以前没有办法也就算了,现在既然有了大型铁矿,就不能满足于区区五十石。”岳山道。
“唉,岳候有所不知,不是我不想多产,而是无能为力啊。”段纶苦笑道。
“哦,有何难处?是挖矿速度跟不上吗?”岳山问道。
“非也,我们现在开采的都是露天矿,速度是跟得上的,难的是木炭。”段纶回道:
“炼钢每日都需要大量的木炭,我们每天都组织人手伐木烧炭,依然无法满足炼铁所需。”
“原来是这样,我倒是知道一种燃料适合高炉炼钢。只是这种材料的制作方法我也是一知半解……”岳山叹气道。
“哦,不知是何种燃料?”段纶小心的问道。
“焦炭,用煤也就是石碳制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