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全民教育 (第2/3页)
至于武力什么的只能排在第二梯队。
华夏文明经历了数次大的低谷,可始终没有沉沦,教育就是最大的功臣。
所以说,这里应该吹一波孔夫子。很多人可能会说,这个他有什么关系。
另外一个和我们国家截然相反的例子可以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吹孔子。
提起非洲大家的印象肯定是愚昧,落后,懒惰等等负面词汇。
然而真的如此吗?
非洲内陆因为地势原因确实比较原始,但沿海的国家和部落也曾诞生过灿烂的文明。
只不过他们的教育始终是精英教育贵族教育,平民是没有资格读书识字的。
当西方殖民者到来后,把那些会读书识字的贵族和精英抓走的抓走杀掉的杀掉,剩下的全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平民。
黑奴贸易三百年,三千万非洲人成为黑奴,但非洲损失人口超过一亿。
而这一亿人里面,大部分都是掌握知识的精英阶层,剩下的都是文盲和软骨头。
结果是什么大家就都看到了。
西方殖民者进入中国后难道不想搞这一套吗?当然想。
然而他们发现根本不可能,因为中国教育是面相全民的。想把中国的知识阶层毁掉,就等于是把全中国所有人都杀掉,根本不现实。
而且文明的中国人也一直没有放弃抵抗,不停的在谋求强大。最终我们重新站起来了。
后世有些人崇洋媚外习惯了,加上公知的迷惑,把儒家贬的一文不值,孔子也成了被喷的对象。
岳山虽然没有喷过,但难免也受到影响,对孔夫子并没有多少感觉。
一直到他看到这两段历史对比的时候才深刻的理解,为啥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
他打破贵族对读书识字的垄断,仅此一件就足以为后世人铭记感恩。
言归正传,正是因为了解一点,岳山对教育始终有些别样的感情在里面。
他开书院可不仅仅是为了给自己培养嫡系,他蛊惑李世民建设学政系统可不仅仅是为了对付世家贵族……
真正的原因其实就是为了扫盲,为了让更多人学到知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