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冀州策略 (第2/3页)
来。冀州百姓大规模看见轻便的架子车都惊呆了,世界上还有这么精致的车轮。
不过好在修路、修河没什么太高的技术含量,但是最费人工,冀州周边人口密集,采取的是五丁抽一的策略。再有就是家中没吃喝的,不论男女老幼,只要你去工地干活,都给你个吃喝。
抽丁共计二十万,开始了巨大的工程。
冀州大户还是非常支持的,家家出钱出物,因为他们是最大的受益者。
刚开始的时候壮丁们还是有些怨言的,毕竟谁也不乐意干活。
但是很快大家发现了,工地的伙食可太好了。
平常百姓家中都是一日两餐,过午就不食了。
但是工地不是,早饭米粥咸菜,中午高粱米饭配辣酱,傍晚收工前还来一餐,晚饭就丰盛了。是大家没吃过的玉米面窝头,金黄金黄的,又甜又可口。
虽然袁绍还算得上勤政爱民,但是基于生产力的落后,冀州百姓对于能吃饱还是很奢望的。
并且没有拿皮鞭的监工,只有各村的里正、亭长负责监督,干活的时候不是那么的累。
这期间还有戏班子来回巡演,演出一些笑话、戏剧。同时告诉大家修路、修河是为了谁?
经过说教大家才明白,原来修路是为了所有人。道路好了商队才使用大马车、架子车来往通行能让大家的生活更加的好。
放粮以后,社会更加的安定,最起码不会出现战后大量饿死人的现象。
这个时候诸葛亮的作用还发挥出来了,这一战很惨烈。
徐州军阵亡一千八百余人,这些人没得说,那是自家兄弟。这年头讲究叶落归根,吕布就花大力气把这些人运输回去到徐州安葬。
但是袁绍军阵亡高达五千余人,当地有家人认领的一律让家属认领回家安葬。但是兵荒马乱的年月,大部分都没人认领。
诸葛亮安排选了一处陵园安葬,孔明一身道袍,手拿佛尘,超度众生,又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