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下邳的变化 (第2/3页)
现问题及时维修。
“那边地里好像是在维修水渠,咱们过去看看。”
陈宫和王名撇下大队人马,骑着马就过去了。
做徐州的官其实是没有什么优越感的,不管文官武官多大的官,不许坐轿,能骑马一律骑马,不能骑马那就坐马车,人抬的轿子,不存在的。
两人过去一看,本地百姓正在开挖地里的水渠,这是稻田,冬季里种的油菜,往深了挖,纵横井字形的。还有挖出的黄鳝、泥鳅,看热闹的孩子一阵哄抢。
陈宫就看不明白了:“这稻田之中为何要挖水渠?”
里正虽然不知道陈宫是什么官,但是肯定不是老百姓,忙介绍道:“这是郡守魏大人从广陵学来的,我们这派人去广陵,教给他们收稻之后种油菜。他们过来人教给我们稻田养鱼,这深沟等油菜收割了之后就会灌水,沟里的水没过膝盖和田里的水联通在一起,插上秧苗之后放养田鱼,这个深沟就让鱼过夏时候用的。”
鱼米之乡就是这么来的,水稻的产量远远高于小麦,而且稻田里还有泥鳅、螃蟹、鱼虾,尤其是这种经过改良的稻田养鱼,水稻能增产,一亩还能收四百斤左右的田鱼。
这个时候的稻田养鱼并非养的一种鱼,而是以鲤鱼、草鱼、鲫鱼、白条为主,同时还有野生的泥鳅。正常情况,只要不发大水,丰收是有保障的,尤其是草鱼的产量很高,因为农民会割草喂鱼,草鱼吃草量很大,鱼粪肥田,形成良性循环。
夏季的时候吕布从刺史府衙门下,专门成立了司鱼衙门,也就是推广养鱼的衙门。因为这个时候的徐州水系还是很丰富的,比不得东吴遍地水乡,但是靠近河道、溪流的地方都可以种植水稻,尤其是徐州的广陵郡、下邳郡都有大量的鱼塘、稻田。养鱼技术流传了数百年了,尤其是养殖草鱼,以草换肉,怎么算怎么合算。
“有什么困难吗,有困难可以跟我反应一下。”陈宫问大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