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古钱来历 (第2/3页)
言中,周阳不难判断出,这些铜钱,应该就是不同制号,不同版式,属于不同朝代的银钱。
之所以如此笃定,是因为萧青鱼说,家里的铜钱重量不一,每一吊,有大有小,数量有多有少。
周阳虽然是个假专家,但最基本的常识还是有的。
“任何一个朝代,同一制号的钱币,一吊钱的数量应该一致,在版型厚度外貌上更不应该有所差别。”
这就是让周阳最震惊的一点。
“如此大量的钱币,还囊括了各个朝代,这…足够开一个古钱币展览馆了!”
周阳尽量平息下来,道:“萧青鱼,你还记得你的爸爸妈妈吗?”
萧青鱼摇头:“不记得了。”
虽然不知周阳问这个问题有何深意,但单纯的她还是如实回答了。
“没事,婚期我爸妈在就行,你爷爷也能当证婚人。”
“我连合葬的地方都想好了,就是我家到学校路上的小山头。”
萧青鱼仍旧疑惑,问:“这是什么意思?”
显然,她还年幼,并不会说话拐弯,也不懂隐喻,周阳思维跳跃性太大,令她迷糊。
薛大海默默竖起大拇指,暗道一声人才。
但他也没办法反驳,因为萧青鱼本就和周阳有娃娃亲,缘分到了,躲都躲不开。
世间事就是这么奇妙,虽然有些人一辈子只能见一次,但周阳和萧青鱼显然不是仅止于一面的缘分。
周阳当然不是真这么想,只是一时没收住,赶紧解释道:“刚才是我一时兴起,想起的一首当代朦胧诗。”
“朦胧诗?”萧青鱼疑惑。
周阳嗯嗯点头:“徐志摩的《再别新娘》。”
周阳这摆明了欺负萧青鱼没读过书,偏偏女孩真没读过书,傻乎乎就信了。
周阳并不知道的是,自己随口胡说的话,萧青鱼悄悄记在心里,在遥远的将来,竟成为女子与自己因缘不断的症结所在。
“我和你去看看爷爷吧,可以吗。”周阳问。
萧青鱼自然是同意的,但还是道:“你要是有事,可以先回家,我一个人没事的。”
萧青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