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午夜进山(上) (第1/3页)
黄皮大仙(黄皮子)在古代又称为黄大仙,得道的黄大仙与人无异,直立行走,仙风道骨,一缕白色的胡须飘逸,让当时的人十分敬仰。
黄大仙一般很喜欢替人卜挂,看风水,定阴阳,法力十分了得。
按照这本书的描素,当时的大梁国,也就是五代十国的后梁曾经有一个年近百岁的老人,老人长年居住山中,往来山东一带,替人治病禳灾,也算得上那个年代的活神仙了。
这个黄大仙在当时自称姓吴,来自终南山,曾在终南山中得一高人传授,自己领悟了其中要领与精华,所以下山普度众生。
他也算云游四海了,去了很多地方,最后,他决定在房县定居,择一茅庐居住。
当地人都很尊敬他,时常送一些吃的和一些日常用品,姓吴的黄大仙也乐得为当地人算卦,解难。
可不想,没多久,姓吴的黄大仙却突然归西了。
附近的人都很伤心,决定立牌坊,建庙宇来供奉这个黄大仙,并把它的尸骨用青铜塑成雕像,由于黄大仙一生多替人分忧解难,它的庙宇始终香火鼎盛,很多人去烧香礼拜,许下心愿,多数都能实现。
可五代十国的战火始终没有停息过,梁国仅仅存在了十三年便走向了灭亡,曾经昌盛的房县也因此变得没落,被后唐攻克后,烧杀劫掠在所难免。
百姓自顾不暇,饿死之人四处可见,刀兵之下,冤魂肆虐,军队入城不久,便将那座黄大仙的庙宇损毁,自此,房县之内怪事接连发生,即使刀兵过后,也接连有人离奇死亡。
曾经香火鼎盛的庙宇空地上,经常有人跪在那里,五官流血而死。
经常有少妇被脱光衣服横死在那里。
经常有家禽,牲畜路过那里会毛躁不安,经常有人经过那里会看到一些诡异现象。
当时的茅山掌教曾路过房县,听当地人学起此事,又曾在白天查看庙宇空地,发现了一些端倪,当时的茅山派已经是名动一时的驱鬼正派,有着他们独树一帜的驱鬼本领。
可黄皮子并非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