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长江两岸 (第2/3页)
圣明,并没有让诸军白白付出,而是让下面的什么农畜公司出面从我军手中购买......”
是呀,朱大昏君可不是那种狗屁不懂的政治家,在他的眼中所有的东西都是可以物化的,也要考虑下面人的利益,否则谁干活呢?
看着几个人恍然大悟的表情,朱大昏君得意地道:
“朕这些年为了引导我大明臣民的饮食结构,增强汉人的身体素质,可是花费了不小力气啊,原本只是拿北方草原的牛羊充数......不过也培养出了大明臣民的奶、肉制品的需求,所以这些牛、羊才能被大规模养殖。”
所谓有需求才会有市场吗,比如战马,中华自唐朝以后为啥稀少了,连合格的马匹养殖人员都没有了,就是因为没有需求或是科举产生的文官管理水平低下。
至少在北宋熙宁变法后,朝廷群牧司用有差不多两亿亩土地,却只成了群牧司官吏手中发租赚取私囊的公产,这可不仅仅是弱宋不重军事的缘故,而是没有真正形成有效的市场,没有真正的需求啊。
而如今的大明,市场经济随着被朱大昏君彻底激活,加上朱大昏君的刻意引导,不仅高大的战马有了需求,连牛、羊、鸡鸭都有了需求和市场。后几者的需求是因为农业改革而形成的大农场经济和大兴工商业改变一部分百姓的生活水平带来的,这可不仅仅是为了权贵豪门用的。
“至于粮食问题......”朱大昏君露出了玩味的笑容,似乎带着讽刺的语气道:
“如今我大明臣民差不多有了两亿六千万了,其中光是一个应天府就用有700多万人口,上海商市拥有600多万人口,可是并没有大面积饿死人的事情,当然不排除有破产的乞丐,可是相比较过去,我大明普通百姓的活路可不仅仅只有种地这一条,他们还可以进入手工场、还可以出海......总之不会被饿死,而我大明从朕登基以来,就不予余力地鼓励大农场......而朕知道世人的私欲,所以才用军事命令的方式,在朕的家臣(骑士、府兵户)中实行,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