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名教盛世 (第2/3页)
摆手笑道:
“这样吧,七河之地的七个封国,除了孙卿(孙元化)的高桥王为亲王级别外,其他则按公侯伯级别来吧,不过他们除了卢象升外(孙承宗有高阳公爵的头衔,但是他本人年事已高,不再此列,只能在其七个儿子、十三个孙子挑选),其余皆为无爵之次子、余子。
唔,这样吧,卢象升现在还是黑龙江省及奴儿干总督,目前的头衔是宜心伯,其在任上颇有才干,因此朕先授予其宜心侯吧……”
这就是一个侯国了!
“陛下圣明!”
朱大昏君也怪不好意思的,摆手笑道:
“诸卿不必如此……唔,孙先生的藩国,朕以为先不宜过急,他现在正好在南京,朕会给他下旨,听听他的意见,不过他现在已经是高阳公爵,而且还久在辽东督师,对于军略非常之精,但朕不忍心其年高操劳,如果孙卿(孙元化)可以写信求助,先生必不会推辞!
到时候朕也就可以给他一个公国,任其处置,他想给哪个儿子或是孙子,朕照准!”
还有这样的操作?
众人脸上黑线连连,堂堂一个君王,居然当众做婊子立牌坊,让臣子……不过这样的锅臣子们也乐意背啊……
果然孙元化大喜,相比较孙承宗,他的军事政治能力还是稍差的,有了孙承宗的帮助,那么这七河之地的七个封国就没有问题了吧?
“臣下去这就去给恺阳先生取信,啊,就用六百里加急……”
“哈哈,孙卿勿急!”
朱大昏君大笑着站立起来,搓着双手,在众人身后踱了一圈,用憧憬的语气道:
“这样的话,朕就可以在中亚建立七个封国,儒教诸国啊,这可是名教盛世啊……唔,诸卿,这可是名教盛世啊!”
他当然高兴了,眼下大明国内已经有了70多万持枪打靶的“士大夫儒生”,都是因为他脑残搞什么“大明武士”,现在好了,对于十几年出现的这么多人人持枪的儒生,他现在也有点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