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兄弟 (第2/3页)
毅刚才见他的时候的表情,觉得他们可能有什么过节,就顺着说,“是啊,我们吃完就先走,好久没去看电影了。”
张慧娟也不留,“这段时间多亏小静常过来,我很感激的,你们玩去吧。”又对赵坚说,“常跟小静一起过来坐。”
两个人上了葛小静的车,葛小静看了看赵坚,见他一脸的平静,没什么异常。又想可能是自己想多了,可能赵坚只是不爱热闹而已,她也觉得赵毅太闹了。
“现在去哪?送你回去?”葛小静问?
“看电影啊!怎么就回去了呢?”
葛小静想了想,也没什么事,就去看场电影也不错。
到了电影院,可能的是因为明天周末,人山人海的,到处都是人,一对对情侣勾肩搭背的卿卿我我。赵坚去排队买票,可售票员说没有现场看的,最早也的10:30,葛小静一听,看完都十二点多了,就说算了,不看回去吧。
葛小静送赵坚到他的公寓门口,赵坚看着葛小静,“你不上来坐坐?”
葛小静说:“还是下次吧,打扰你也不好。”她历来就不会撒谎,本来就是推托的说辞,可这样反把她自己逼到悬崖上,没退路了。
赵坚一笑“不打扰,无任欢迎。”
葛小静感到一阵懊恼,但又怪自己未免太计较了,不就上去坐坐嘛?哪就那么多的想法,反而觉得自己很小人了。
到了赵坚的家,看到装修很是精致,进们一个客厅,左边是厨房,右边是卧室,客厅的中间摆了套米黄色的布艺沙发。茶几下铺了张灰色主调的地毯。客厅的右边是个吧台。
葛小静用眼瞄了一圈,坐在沙发上,问:“你这房子是你自己买的吗?”
“不是,租的。我还不确定是不是要在这里安家,确定下来再买也不迟。”赵坚给她冲了杯奶茶递了过来,在另一张沙发上坐了下来。
一时两人无话,葛小静想起刚才在钟志杰那里赵毅看赵坚的表情,就回过头问赵坚:“我能不能问你个问题?如果你不方便,可以不说。”
赵坚看着她,微笑了一笑下:“只要是你问的我当知无不言。”
“你跟赵毅什么关系?是不是有什么过节啊?”其实葛小静不是个爱打听的人,只不过现在两个人在一起一时也没有别的话题,就问问,他不说她也不介意。
赵坚低下头,拿了茶几上的茶杯喝了一口,然后慢慢的说:“赵毅是我同父异母的弟弟。”
葛小静虽然直觉上觉得他们关系可能不一般。但听到这个答案还是吓了一跳,一下瞪大她那双好看的丹凤眼吃惊地看着他。她脑袋里很快出现了很多电影电视剧的桥段,心想不知又是哪个版本。
赵坚看了她一眼,好像知道她在想什么似的:“你不用想得太复杂,也没有太多的恩怨情仇。我母亲跟我父亲是北京某大学的同届同学,不同专业。以前的大学生可是很少的,能考上大学的人并不多,真的是天之骄子。我母亲因为长得还算漂亮,又是教授的女儿,所以很多人追。我父亲呢,虽是农村出来的,却很有才气,写得一手好文章,是学生会的主席,我母亲是艺术设计方面专业的,在学生会担任宣传干事,一来二去就谈恋爱了。
毕业出来我父亲因为很有能力,我外公又出面帮了点忙,就在北京某个政府部门谋到了个职位,不久他们就结了婚。那时刚好是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很流行下海经商,我父亲也不甘寂寞,不顾我外公的反对下了海,到南方的名城G城来寻找发展的机会。他有个同学有点门路,俩人凑了点钱弄了两船走私的电子表、录音机,大赚了一笔,有了资金之后,就买了几十亩地皮。因为我父亲发觉不管是香港还是东京,每个地方的发展史都是一样的,就是国家要发展的话,就一定会兴建大量的商住大楼,结果把离市中心不远当时还没旺起来的一块几十亩的荒地以极低的价钱买了下来,然后放了两年,等地皮涨了价,把地皮抵押给银行,贷款建了3栋12层的大楼,那时候还没那么多的高楼大厦,12楼也挺高的了,有电梯,等楼建好,他把其中一栋卖了,把钱还给银行。那时起,他就无债一身轻,所有的都是自己的了。这时剩下没建的地皮继续涨价,他又把剩下的地皮全部卖了,到更偏远一点的郊区买了大量的地皮。
那时候,他已经很有钱了。他自己开了个房地产公司,那剩下的两栋楼一栋自己用来办公,另一栋当商业办公楼租了出去,因为那时候市中心已经向当时他买时还很偏僻的地方转移。而两栋楼的楼下,全部用来做商铺,租出去租金也很可观,他这一发家史短短的只用了4年的时间,后来他买了栋别墅,把我母亲接了过来,他那么成功,我外公也不得不佩服他的眼光了,我母亲过来后才生了我,过来时把她的表妹带了过来,小姑娘刚高中毕业,说要学点东西,我妈就叫我爸给她安排个职位,我爸看她还机灵,长得也端正,就叫她做他的秘书,其实就一闲职,不去上班,别人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