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深藏身与名 (第2/3页)
渭州各县城头以儆效尤,并由朝廷出资换购何潘义商队缴获的所有军马,以及甲胄、长矛等私有禁兵器。
另外,昭武胡商何潘义等人灭寇之事,朝廷经过查实,依据功劳大小,授封沙州行商首领何潘义为正六品上昭武校尉,商队护卫头领长安人士人氏罗仁俊为正七品上致果校尉,商队护卫队正何潘智为从七品下翊麾校尉,其他人则得到不同数额的财帛奖赏,而死伤者亦是得到了丰厚的抚恤。
至于歼灭吐谷浑轻骑的最大功臣明真道长,自然是只能“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咯。
由于李曜特意将自己的功勋全部都分摊到了何潘义和罗仁俊的名下,所以她成了所有参战者当中唯一没有得到朝廷封赏之人。
罗仁俊等人对此表示不理解,觉得自己受之有愧,但李曜解释说将来他们正式创办镖局,有个不高不低的官身会比较方便行事,而她只是一名女道士,再大的功劳也只能换得土地财帛,并不能提高个人的实际地位,极重信义的游侠儿们这才心安理得下来。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如此这般其实都是李曜的遮掩之辞,真正的原因只有把她当作平阳公主本尊的何氏兄弟才能明白。
在渭州官员和百姓的热情相送之下,领到封赏并处理完相关各种事宜的何潘义等人带着商队朝着兰州的方向继续进发,穿过渭州境地最西端的大来谷,则是一马平川,加上这一路段没有安全之虞,商队的行进速度明显快了许多,没过几日,李曜的眼前远远的便现出了西行以来的第一座雄城——金城。
金城濒临黄河,群山抱城如障,城关固若金汤,自汉武开城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无一处没有战争留下来的历史痕迹。
商队行至距离南城门不到一百步的地方,有数人步行出城相迎而来。
李曜打眼一看,就认出这些人全都是大唐的官员,就见何潘义急忙催马赶过去,随后下马向为首一位年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