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从天而降 (第2/3页)
从房门走进来的,否则不会有三人是后脑勺中剑丧命的。”
慧净道:“不错,我们也想过这一点,但是我们仔细查看了窗户,却又没有发现凶手留下的足迹,若说此人在杀人盗经之后,还能从容地想到抹去窗户上痕迹这些细节,那么此人的趁着冷静不免太过骇人听闻了。”
朱重阳也认可这一点,在少林寺杀人夺经之后,就算此人再艺高人胆大,再大胆妄为,不怕少林僧人发觉他的行踪,以常人之心,也会因为得到《洗髓经》而沾沾自喜,毕竟不是谁都能做到进入少林寺杀人偷经的,一个人在得意忘形之下,偿若还能关注到这些小事,那么此人简直可说是没有正常人的感情了。
慧净指着地上几处颜色较深的斑驳之处说道:“这几处原本是弟子遇害后留下的血迹,已经经过擦拭,但血迹已经渗入木板,就像这份血仇,是怎么抹拭都抹拭不去的……”
慧慈方丈闻言打断了他的话:“阿弥陀佛,慧净师兄,咱们出家之人心中不能存着打杀复仇之心,更不能因此陷入执着,应忘记仇恨,方能渐渐做到六根清净,无为无我的境界,师父教给咱们的佛旨,难道你都忘了么?”
慧净虽然是师兄,但慧慈是方丈,方丈所言他不敢不听,尽管他心中有着诸多反驳之语,但当着外人的面,他只能合十道:“方丈教训得是。”
听到方丈的话,伏隐忍不住问道:“方丈大师,难道能对这几名少林弟子的死无动于衷?难道就不打算找出凶手了?”
慧慈摇了摇头:“凶手还是要找的,只不过寻找凶手是为了防止他更加堕落,偿若不能将其感化,便需要除魔卫道,另一方面则为了找回经书,《洗髓经》偿若流落到不该得到的人手中,对世人来说是祸而非福。”
伏隐听他说到除魔卫道,忍不住说道:“咦,既然除魔卫道,这和去找他报仇有什么不同?不都是去取了他性命么?”
慧慈道:“这当然不同,大大的不同,也许结果看起来在诸位眼里心中都是一样,可是在我们佛门弟子心中却关乎着修行,关乎着出家人的本分,佛曰,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这七苦也是我们出家人要面临的七大障碍,心中想着报仇之事,那便是怨憎会之苦,偿若不能摒除这些,又如何能够求得正果?我们佛门弟子勤勉修行又所为何来?”
慧净恭恭敬敬地说道:“方丈说得是,这还是我修行不够的结果。”
伏隐和叶乘风两人听得似懂非懂,朱雀却暗暗想到,怪不得慧慈能够当上方丈,佛法修为自然要比做师兄的还要高明。
既然慧净检查过窗户,并没有凶手进出的痕迹,那么事实也多半如此,可是凶手如果既不是从房门进来,也不是从窗户进来,那么他是从何处到来的呢?
这个问题伏隐倒可以回答一点,他仔细查看了这间屋子的格局,藏经阁的这两层楼从外面看有着殿宇的造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