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五六章 明代的皇帝们 (第2/3页)
岁就当了皇帝,不过头上一直有一块大石,朝政完全被张居正托管,他自己就是一个空架子。哪怕可怜的万历皇帝实在压抑的受不了找个宫女临幸临幸,也都能被张居正上升到亡国的高度。
好不容易张居正死了,天天又听那些言官啰里吧嗦,最后直接撂挑子不干了,硬生生的竟然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至于上朝,那就更不可能了,也是任性到了极致!最关键的是就这样,明朝还没有灭亡......
至于朱瞻基的另一个灰孙子朱由校,也就是明熹宗天启帝,那更是个奇葩,人称“明朝鲁班”。
要说这个皇帝更奇葩,因为人家的专业技术是木匠,华夏历史史上唯一的一位木匠皇帝,皇帝只不过是兼职,可能兼职也不能算的上。
天启皇帝他爹从小不受待见,所以他也跟着遭殃,从小就木讷,也不读书,大字不识几个。不过人家命好,经过“移宫案”后被拥立为皇帝。
在他当皇帝的时候,魏忠贤本是街头的一个小混混,因善钻营,进宫当太监;而容氏是皇帝的乳母,自然感情深厚,这时候宦官魏忠贤和祸害容氏蛇鼠一窝,经常联合一起迫害东林党。木匠皇帝也不上朝,魏忠贤也专挑皇帝做木工的时候去汇报情况,皇帝就一句话:你看着办吧。木匠皇帝就这么慢慢地把大明朝往死路上送。
反正从朱元璋开始一直到崇祯帝,明朝的皇帝几乎就没有一个正常的。
朱瞻基只不过是喜欢玩蛐蛐,还算是不错的呢。
当然,朱瞻基不光是喜欢玩蛐蛐,他还有一个极大的爱好,那就是喜欢赏玩香炉,毕竟在他骨子里也是一个文人,文人嘛,要是没有点风雅的爱好,那还能叫文人吗?
朱瞻基当皇太孙的时候,他爷爷对他很严格,所以他即便是很喜欢赏玩香炉,也不敢大肆去做,因为他很清楚,一旦这事儿要是被他皇爷爷朱棣知道了,肯定会给他定一个玩物丧志的罪名。
朱棣过世之后,朱瞻基他爹也仅仅当了十个月的皇帝,然后等他登基之后,这天下可就没有人再能管着他的人了。所以,朱瞻基刚上台没多久,被压抑了许久的冲动终于彻底爆发了。
朱瞻基一上台,为满足玩赏香炉的嗜好,特下令从暹逻国也就是现在的泰国进口了三万九千斤风磨铜,责成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参照皇府内藏的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香炉。
为保证香炉的质量,吕震战战兢兢地禀告皇上,欲制造出好香炉,铜还得精炼六遍。炼一遍,少一些,六遍下来,原料只会剩下一半。
可宣德皇帝是什么人啊,人家是天子,不仅财大气粗,而且精品意识超强。于是宣德皇帝当即下旨精炼的次数不仅不减,还要翻番,也就是炼十二次,并加入金银等贵金属。于是工艺师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红铜一起经过十多次的精心铸炼。
经过巨大的努力,宣德三年,极品铜香炉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