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金鳞且是池中物 第三十一章 后继之人 (第3/3页)
“的确没错,这马铃铛主用于止咳化痰,因为幼年的孩童和老人身染风寒的概率较大,故而常用之”武界之人修行武道,但是疾病也常有,从八~九岁接触武道再到古稀之年,这其中青壮年基本不会身患风寒,只因自身体质在修行武道后加强了很多,抵御寒冷之气增强不少。
“你对这些草药有兴趣吗?”毕凡话锋一转道,“若是你喜欢草药,我可以教你一些简单的草药,以后定然有益处”。
元童重重的点了点头,“以前家里的草药都是交给哥哥打理,其实我也很想学,听说能够救人是吗?只要哥哥教我,我一定会用心学的”。
“那好,以后我就先从药草的入门教你,虽说你之前有见得一些,但是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头开始,切记要戒骄戒躁,不能好高骛远,以免多有亏损”毕凡认真的道,一直以来,他都是谨小慎微,无论是修行还是学药草之类皆是脚踏实地,只要根基扎得稳,以后的路自然会平缓许多。
“嗯,一切听哥哥的”元童听得毕凡这番话,也是欣喜的笑了起来,露出两颗门牙,那稚~嫩的脸甚是可爱。
也许缘分就是这么凑巧,总会将相似的人送到相似人的身旁,踏着梦想,继续远航。
接下来的日子,空暇时间,便是教元童一些药草的入门,先从识药开始,而后渐渐的深入,讲究药性,如何入药。
每天毕凡忙的时候,元童皆是在后院中耍一些武道入门的基础招式,他也会趁着空隙指导一些。
王老一天清闲自在,躲在后堂深居简出,闲暇时间看着元童耍拳,自是娱乐,甚至偶尔倚老卖老的与那小少年切磋一番。
而毕凡突破的时机,就这样的一天天被耽搁下去,悟道一些东西,却是不能大彻大悟,或许是需要一个机缘,一个巧合来弥补中间的不足。
心性沉稳的他,都是这样稳扎稳打,其性较为善,也不与人争斗,故而对于武道的理解只是一种旅途的主要事业,但从未觉得武道在命运之中的重要性。
他喜欢论武切磋,但从不与人切磋。
(不知不觉,一章又结束了,再问下,有切磋的吗、、、、呸,有催更的吗?码子码疯了。
对了,另外说一下,文中的一些草药之类皆是作者自传,没有任何参考,不要误解了。
还有一件事,上文提到的《道源》一书,本来是准备在这武道风流之前写的,后来耽搁了,因为自身的写作方面有待进步,作者是个喜欢好吃的东西留到最后吃的人,所以,这本书结束之后很有可能会写《道源》,希望那时候这本书的名字还没有被占用吧。
综上,切记,书乃是作者的灵魂,只有灵魂的碰撞才会发现有趣的地方,我也是在用心写书,有不足的地方请大家指出来,我会多加修改的。看到评论区有人说上一章的事,首先感谢,然后具体的一些需要我补足的,我会认真考虑的。再次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