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覆手为雨(十四 (第2/3页)
如果住房的问题也能得到解决,谁不愿意小日子开得更舒坦。大文化战略,就是要引导民众的消费,社会财富多周转几次,一块钱变成了几块钱,整个社会的消费方式就能得到彻底改变。”
“难怪第二个保障措施是大力发展廉租房,如果有便宜的房子住,用不着花大把的钱去买房,消费方式确实能够得到改变。”
张扬很难得赞同陈青云的主张,这次的发言,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好像下意识地张口就来。但他不后悔,很久没有这样敞开怀说话了。
马真皱着眉头说:“发展廉租房,投资方式还是以政府为主体吗?”
“我的意见,应该放开投资主体。一头牛在岭上,我们不要放在颈上,自己背上包袱。”陈青云解释道:“政府还是当裁判,如果政府去经营,违背我们的经济改革的宗旨。”
“好经就怕歪嘴和尚,表面上是盖廉租房,做出来的事情却是挂羊头卖狗肉,在地产行业,这种事情可累见不鲜呀。”周川对这个措施同样表示怀疑。
陈青云笑道:“项目招标的时候,限定房租与容积率。投资商敢乱来,有蓉城的信用评估体系,民众不会视而不见。”
难怪陈青云要推行信用评估体系,政府的监督,往往是聋子的耳朵、瞎子的眼睛。民众与舆论的监督却不同了,特别是有着可以增加信用积分的监督,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谁敢乱来,肯定是自找烦恼。
只要掌握了项目,至于招标,周川有无数的办法掌控招标的走向。但方案中明确了,八大地块的建设项目,除了体育、文化及会展等,只能建设限价房与廉租房,并且设定了限价房与廉租房的价格,这样的地产开发项目,与周川的期望值相去甚远。
这个原则,上次的省会上,已经讨论过一次,只是周川没想到,陈青云如此狠心,宁愿不要八大地块的土地出让金,也要将八大地块的房屋价格,整得比四线城市还低。
“限价房与廉租房的建设,对于提升民众的幸福指数,这点没有疑问。”夏会元发言了:“但我们一方面要考虑民众的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