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地块之争(二) (第2/3页)
难道不能分给我们吗,”
古木解释道:“紫郢湖片区将是蓉城最大的居民密集地,临湖靠山的最后一个地块,准备建成民营非盈利的图书馆与博物馆、文化宫、少年宫。”
“非得要将图书馆、博物馆建在公园内吗,”建设局长激动地说:“我们从繁华地段搬到偏远的紫郢湖,内部有多少工作要做,市委与政府应该考虑我们的工作难度。”
徐达军玩味地说:“建设局沒有报名呀。”
“今天报名,徐市长不会拒绝我们吧。”
“我们局也要搬到紫郢湖。”
“我们局现在报名。”
紫郢湖的规划初审,味道全变了。参加会议的各个部门,不是对规划发表意见,而是生怕错过这次的机会。
这次会议,已经演变成市委、政府与部门之间的博弈。
陈青云的设想,最好将紫郢湖建设成安平政务中心那样、集中所有的机关,方便民众办事。
如果陈青云、于春辉主动征求部门的意见,各个部门就会有一大堆的困难与要求等着他们两人。
让部门的负责人主动提出搬迁要求,是陈青云、于春辉定下的计策,这次规划初审,就是最好的机会。
古木提交初审的规划方案,其实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用意就在这里。
果然,当陈青云将他的设想逐步抛出來之后,这些部门负责人坐不住了。
在此之前,蓉城的各个部门全都在观望,争取他们最大的利益,比如说家属区的安排,不能让四大家将好处占尽。
说一千、道一万,沒有哪个部门不想到风景秀丽的紫郢湖安家,只是在等时机。
这次的评审会,这些部门顿时明白了:沿湖地块的总体规划,有用地性质说明,却沒有做详规,就是等着各个部门往里跳。
现在跳进去,也许还能吃到一块肉,再等下去,也许连汤都喝不上。
一轮报名潮过去,接着大家发现一个尴尬的问題:留给各个部门的办公用地,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