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理想与现实(五) (第2/3页)
焦仁的梦想。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s省的这些大佬们深深地体验了一把:就算走到省部级的高位,也不是自己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
知道安平的书记位置很烫手,安歆、江海波、朱悟道、巫江等人,干脆就没动这个心思。
陈青云虽然放弃提名的机会,但王珏告诉他的消息,让陈青云感到很别扭。
尽管非常的不愿意,向常委会推荐陈儒担任泉湖市委副书记的工作,还得由陈青云承担。
这是中央组织部空降下来的干部,推荐材料都是现成的,用不着陈青云做什么工作,照办就行。
让陈儒来安平,完全出乎陈青云的意料。
在此之前,陈青云将省里的副厅级干部梳理了一遍,甚至包括焦仁,陈青云也想到了,就是没去想陈儒。
石头也有翻身之日,这句话用在陈儒身上,再合适不过。
陈儒的父亲陈世美,在铁矿石间谍案中牵扯太深,陈老太爷因此命丧黄泉,陈家很快沉寂,按说陈儒再无出头之日。
这次的安平市委书记之争,背后肯定有贺家的声音。陈青云意识到,贺家从来就没有放过自己,相反加紧了对付自己的布局。
刁良任职s省药监局,是贺定直接任命的;胡建设来到蓉城后,从未与自己单独接触,摆明车马炮,就是要与自己决绝,背后有没有贺家的声音,陈青云不愿意细想。
贺家的布局,是针对自己还是针对醴泉、泰安与紫微三大集团,这是陈青云最关注的事。
国家药监局修改药典的事,发生在贺定来安平调研之后,压根就没有掩饰修改药典的针对性。
胡建设到壶山新城任职没多久,紧接着就发生了罗霖推荐徐鸿章的事。梳理这些事情的时候,陈青云也想到了徐鸿章,看来有必要给徐鸿章提个醒。
就在陈青云思绪翻飞的时候,时闻道的声音传来:“如果大家都不发表意见,那就直接表决吧。”
陈青云这才发现,当他提名之后,竟然没有一个常委发表意见,无论同意与反对。
张扬本想与陈青云别别眉头,当他察觉到会议室的情形很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