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天不应 第七章冰冷的规则 (第3/3页)
掏出手机,拨通了妻子的电话。声音沙哑:“老婆,我……我找了个临时工,明天能开工。”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传来压抑的抽泣:“你……别勉强。”我挂了电话,眼泪终于掉下来。不是因为委屈,而是突然明白:他不是冷漠,他是被这社会驯化成了机器。当年那个会为一碗面笑出声的少年,如今连“老李”两个字都得用“李哥”来称呼。
第二天,我去了工地。工头是老张,认识我十年。他递来一罐啤酒:“老李,听说你找学弟了?”我点头,喉咙发紧。他叹气:“那小子啊,去年还说要帮咱修路,结果呢?人一走,连影子都没了。”我仰头灌了口酒,苦得直皱眉。老张拍我肩膀:“别想多了,这世道,谁还没个坎儿?”他顿了顿,“我儿子去年也住院,我蹲在医院门口哭了一宿,可没找谁借钱。”他递给我一张皱巴巴的纸,“这是我攒的,先用着。”我攥着那几张零钱,手抖得厉害。老张说:“你小子,别把自己逼死。”这话像针扎进心里。我忽然想起,当年学弟也是这样,总说“别怕,有我在”。可现在,他连“有我在”都懒得说了。
深夜,我躺在工棚的铁架床上,听着隔壁的鼾声。窗外,写字楼的灯光亮到凌晨。我盯着天花板裂缝,想起学弟办公室的落地窗——他一定能看到整座城市的灯火,却看不到街角那个在工地上搬砖的人。社会的鸿沟不是一道墙,而是一道深渊。你爬得越高,越听不见下面的哭声。大学时,他总说“我们是兄弟”,可兄弟这词,早被镀了金,变成了一张不能兑现的支票。我摸出那张五千元的红包,纸币硬得扎手。我把它塞进枕头底下,不是因为感激,而是因为害怕。害怕自己会哭出来,害怕自己会跪下来求他。
天亮时,我醒了。工棚的阳光照在脸上,暖烘烘的。我起身,把红包放在床头。今天,我要去领第一笔工钱。老张说,工地活多,能多挣点。我走到窗边,看远处的写字楼。玻璃幕墙反射着朝阳,刺眼得像在嘲笑。我忽然觉得轻松了。原来,情谊不是靠钱买断的,是靠心来守的。他守不住,我不守了。
下楼时,我遇见了小王,工地新来的。他问我:“哥,你刚才在笑什么?”我指指远处的高楼:“在看太阳。”他抬头,眼睛亮亮的:“真好看。”我点点头,转身走向工棚。阳光照在手上,暖的。我忽然想起,大学时他总说“阳光照在身上,就是希望”。现在,这希望在我手里,不是靠别人施舍,是靠我自己搬砖搬出来的
我走出工地大门,阳光洒在脸上。手机响了,是学弟发来的:“李哥,公司新项目招人,你来试试?”我盯着屏幕,没回。把手机关掉,放进裤兜。远处,写字楼的玻璃幕墙依旧闪着冷光,可我的影子却在阳光下站得笔直。五千元的红包还在枕头下,但我知道,真正的钱,是这双手能撑起的明天。社会的鸿沟再宽,也跨不过人心里那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