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站队 (第1/3页)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安宁景象,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和谐画面,以及那“不知有汉,无论武启”的超然世外,都像一记记重锤,敲击在他们的心坎上。
文章不长,二人却反复看了数遍,良久无言。
最终,方谦抬起头,与岑姓老者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比的复杂情绪——有对文章本身艺术成就的极致赞叹,更有对文章背后深意的无尽感慨。
“好一个‘避秦时乱’……好一个‘遂与外人间隔’……”方谦喃喃低语,声音带着一丝沙哑,
“此文,看似写虚无之桃源,实则……是照见现实的一面明镜啊。我汉川……呵呵……”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那份对当前局势的忧虑与对理想治世的向往,已尽在不言中。
岑姓老者长叹一声:“文笔简练,意境高远,寓意深刻。以此文观之,夺魁已无悬念。”
此时,另外三人才相继完成,自信满满地将自己的文章呈上。
方谦与几位书院教授快速浏览。平心而论,这三篇文章或辞藻华丽,或引经据典,或高谈阔论,确也耗费了心力,算得上是佳作。
但……与萧景那篇语言质朴却意境无穷、发人深省的《桃花源记》相比,便如同精心雕琢的假山盆景,遇上了浑然天成的名山大川,高下立判,云泥之别!
几位教授低声商议片刻,皆默默点头。
陈教授得到示意,深吸一口气,准备宣布结果。
“慢着!”武藏锋麾下的代表猛地站起,满脸不服,“我方文章,引据翔实,论述精辟,为何未加详评便定输赢?我等不服!”
凌川方面的人也立刻附和:“正是!文章之道,岂是儿戏?需当众品评,让众人心服口服!”
连那位汉川书院的代表,也带着一丝委屈看向方谦,显然也不服气。
方谦看着他们,眼中闪过一丝失望,随即化为决然。
他拿起萧景那篇《桃花源记》,对陈教授道:“既然有人不服,那便将此文,当众诵读一遍,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