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5章暗流涌动 (第1/3页)
夜,如墨般浓稠。
高雄港的码头在薄雾中沉睡,铁链碰撞的轻响随海风飘散,像是一首无人聆听的安魂曲。墨海贸易行三楼的办公室灯还亮着,林默涵坐在办公桌前,指尖轻轻摩挲着那本泛黄的《唐诗三百首》。窗外,是台湾海峡的方向——那一片漆黑的水域,隔开了他与六岁女儿林晓棠的时空。他翻开书页,夹在其中的照片上,小女孩穿着红裙子,笑得像春日初绽的木棉。
“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
这句从未被说出的话,却在他心底日日夜夜回响。
他合上书,目光落在桌角的铜制茶具上。茶盖微斜,是苏曼卿今日传递的暗号:**“风紧,缓行。”** 意思是军情局有异动,近期不宜行动。林默涵眉头轻蹙,指尖在茶盖边缘轻轻一叩,回应以摩斯密码的节奏:**“明白,待命。”**
他起身,走到墙边的地图前。一张看似普通的台湾地形图,实则暗藏玄机——用极细的红丝线勾勒出的几条航线,正是“台风计划”的核心机密:国民党海军将在未来三个月内,于东海岸进行三次大规模登陆演习,实则为反攻大陆的前哨演练。而这些情报,必须在十日内传回大陆,否则,沿海防线将面临毁灭性打击。
可现在,风声紧了。
三天前,地下交通站“明星咖啡馆”一名接头人失联。昨日,负责微缩胶卷冲洗的同志在家中“突发心梗”死亡,尸检报告称“无外伤”,但林默涵知道,那是魏正宏的手段——滴水刑、药物控制、心理摧残,直到目标精神崩溃,自我了断。
魏正宏,那个披着军装的豺狼,正一张一张撕开他的网。
林默涵点燃一支烟,烟雾缭绕中,他闭上眼。他想起三个月前,第一次见到陈明月时的情景。她穿着素色旗袍,站在贸易行门口,声音轻得像风:“沈先生,我来报到了。”那时她还不知道,自己即将成为“海燕”最锋利的伪装之翼。
而现在,她正坐在楼下客厅,一边织着毛衣,一边听着广播里的京剧。那是他们约定的信号:若广播突然切换成西洋音乐,便是紧急撤离的指令。
门轻轻敲了三下。
“进来。”林默涵熄灭烟头。
陈明月推门而入,手中端着一碗热汤,声音压得极低:“苏曼卿刚派人送来消息,魏正宏调了‘特别行动组’,今晚可能突击搜查所有外籍商人住所。我们的两个联络点已被监控。”
林默涵眼神一凛,却未动声色。他接过汤碗,指尖触到碗底——一道细微的划痕,是摩斯密码的“危”字。
他轻轻点头:“知道了。你去休息吧,照常作息。”
陈明月迟疑片刻,终是轻声道:“沈墨……如果有一天,我们走散了,你会找我吗?”
林默涵抬眼,目光深邃如海。他伸手,轻轻拂去她鬓角一缕碎发,声音低沉却坚定:“若我活着,必寻你至天涯;若我死了,魂亦守你于海峡之畔。”
陈明月眼眶微红,转身离去,脚步轻得像怕惊醒一场梦。
林默涵站起身,走到书架前,拉开暗格,取出一台微型发报机。他必须在今晚发出预警——即便风险巨大。
他戴上耳机,指尖在电键上轻轻跃动:
**“海燕呼叫海鸥,台风计划暴露风险升高,建议延迟执行。魏正宏已启动‘清网行动’,交通线三处受损。重复,延迟执行。”**
电波如银线,穿越海峡,飞向未知的彼岸。
就在此时,窗外,一辆黑色吉普车缓缓停在楼下。车门打开,走下的男人身着笔挺军装,面容冷峻,正是魏正宏。
他抬头,望向三楼那盏未熄的灯,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沈墨……你终于露出了尾巴。”
他手中,拿着一份刚刚截获的电报残片——上面,赫然有“台风计划”四字。
林默如那看似平常却又暗藏玄机的纸条,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各方势力的内心深处激起了层层难以平息的涟漪。军统内部,一场如暴风雨般猛烈的风暴已然悄然拉开序幕。
毛人凤那狭长的眼眸中,闪烁着如鹰隼般锐利又充满狐疑的光芒。他紧攥着纸条,指节泛白,仿佛要将那薄薄的纸张捏碎。周围的空气仿若凝固成了实质,压抑得令人窒息。他低声喃喃道:“这林默如,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旋即,他猛地抬起头,目光如炬地射向身旁的心腹:“立刻给我彻查林默如近期的所有动向,任何蛛丝马迹都不得放过!另外,加派人手严密监视她的住所和行动,我倒要看看,她到底是真心投诚,还是另有阴谋诡计。”心腹领命匆匆而去,毛人凤则如困兽般在屋内踱步,心中思绪万千。他深知,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下,任何一点微小的变故都可能引发一场灭顶之灾,他绝不允许有任何威胁到军统在台湾布局的因素存在。
而林默如,在送出纸条后,内心仿若汹涌的波涛,久久难以平静。她深知自己这一步棋,犹如在悬崖边缘行走,险象环生。然而,一想到那些惨死在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手中的同胞,她的眼神便坚毅如铁。她悄然穿梭于熙熙攘攘的街头巷尾,看似在漫不经心地闲逛,实则时刻保持着高度警惕,留意着四周任何可能的动静。每一次不经意间的回头,每一个细微的停顿,都暗藏着她对潜在危险的敏锐洞察。她巧妙地利用人群作为掩护,宛如一条灵动的游鱼,在暗流涌动的人海中穿梭自如,试图摆脱可能存在的跟踪。
与此同时,我党地下组织也敏锐地察觉到了这股异常涌动的暗流。老张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此刻布满了凝重之色。他眉头紧皱,深陷的眼窝里,目光如炬,仿佛能洞察一切虚妄。他深知林默如的重要性,犹如黑暗中的灯塔,是组织在台湾布局中的关键一环。一旦她暴露,后果将不堪设想,整个地下网络都可能面临支离破碎的危机。“我们必须尽快与林默如取得联系,确认她的真实意图和当前处境。同时,要高度警惕军统可能的行动,做好应对一切突发情况的准备。”老张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仿若沉稳的钟声,在每一位地下工作者的心中敲响。他们迅速如敏捷的猎豹般行动起来,通过各种隐蔽的渠道和方式,试图在军统的严密监控下,与林默如搭建起一条安全的沟通桥梁。
在台湾的某个阴暗角落里,一股第三方势力也在悄然密切关注着林默如的一举一动。他们的首领,一个神秘莫测的人物,隐藏于黑暗之中,只露出一双如寒星般闪烁着阴冷光芒的眼睛。他嘴角微微上扬,勾起一抹诡异的笑容,那笑容中充满了阴谋与算计。“这林默如,或许是我们打破当前僵局的一枚关键棋子。密切关注她的动向,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出手干预,将局势搅得更加混乱,这样我们才能从中渔利。”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来自地狱深处的恶魔低语,让人不寒而栗。这股势力犹如隐藏在暗处的毒蛇,伺机而动,随时准备给各方致命一击。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方围绕林默如的角逐愈发激烈,犹如一场惊心动魄的龙争虎斗。军统的特务们如影随形,像一群嗅觉敏锐的猎狗,在街头巷尾四处搜寻林默如的踪迹。他们乔装打扮,混迹于人群之中,有的伪装成小贩,在街头吆喝叫卖,眼神中却时不时闪过一丝警惕与贪婪;有的装作普通的行人,看似漫不经心地走着,实则耳朵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然而,林默如凭借着她的机智与勇敢,犹如一位技艺高超的舞者,在危险的边缘轻盈跳跃,一次次巧妙地摆脱了他们的跟踪。
我党地下组织也在争分夺秒地与时间赛跑,犹如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勇士,努力突破军统的重重封锁。他们利用各种巧妙的方式传递信息,有的将情报藏在书籍的夹层里,通过秘密的书籍交换点进行传递;有的把消息编成暗语,通过无线电波在隐蔽的频道中发送。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与林默如取得了短暂而珍贵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