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4章军港通行证 (第3/3页)
向功德箱后的暗格。里面有一把勃朗宁手枪和***胶囊——这是“海燕“为每个情报员准备的最后尊严。
林默涵转身时,看见张曼丽站在大殿门口。她的米黄色套装沾满尘土,发髻彻底散开,像一蓬被狂风摧残的秋草。雨丝从她敞开的领口钻进去,在白皙的皮肤上洇出深色痕迹。
“我想自首。“她的声音被雨声吞没,“魏正宏知道了......关于苏雯。“
雨夜的抉择
暴雨抽打仓库的铁皮屋顶,像无数皮鞭在挥舞。苏雯蜷缩在角落,火红旗袍被撕破一道口子,露出锁骨处淡青色的血管。她的《新约圣经》散落在地, pages 被雨水浸湿,字迹模糊的《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像一只折翼的蝴蝶。
“是我太大意。“她的声音带着哭腔,指尖绞着旗袍下摆。“昨天翻译会议记录时,魏正宏突然问我......“
“问你为什么对'共同防御条约'那么感兴趣?“林默涵擦拭着勃朗宁手枪,金属表面映出他紧绷的下颌。窗外的警笛声越来越近,魏正宏的包围圈正在缩小,就像涨潮时的海水,终将淹没这座孤岛。
张曼丽跪在地上,雨水从她湿透的发梢滴落:“我可以作证魏正宏窃听......“
“你不能。“林默涵将手枪推给苏雯,“你得活着把情报送出去。“他看向张曼丽,这个总是穿着米黄色套装的女秘书,此刻像一朵被暴雨打蔫的雏菊。“你也是。“
仓库外传来汽车引擎声。林默涵拉开炮弹箱的夹层,里面的“诚实约翰“***零件在手电筒光下泛着冷光。三天前的计划里没有这一环,但现在,它成了唯一的希望。
“把这个拆开。“他将一把螺丝刀递给陈庆元,会计的手抖得更厉害了,玳瑁眼镜滑到鼻尖。“找到引信的蓝色导线。“
警笛声停在仓库门口时,林默涵已经接好导线。苏雯将微型胶卷塞进发髻,张曼丽整理着湿透的套装,陈庆元的眼镜片反射着手电光——每个人都在扮演自己的角色,就像舞台上的演员,明知是悲剧,却依然要演到落幕。
魏正宏踹开门的瞬间,林默涵按下引爆器。火光冲天而起,将雨幕染成血红色。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他仿佛听见苏雯在弹奏《玫瑰人生》,法语歌词像蝴蝶一样穿过硝烟,飞向海峡对岸那片熟悉的土地。
未寄出的信
林默涵坐在牢房的铁窗前,月光透过栅栏在地上画着格子。张曼丽送来的饭菜还冒着热气,白瓷碗下压着一张纸条:“苏雯已安全离港。“
他展开纸条,背面是用口红写的字迹——张曼丽的唇印像一朵凋零的玫瑰。“陈庆元牺牲,美军武器清单已送抵香港。“这些字在月光下泛着微光,像夜空中最亮的星。
牢房外传来脚步声,魏正宏的影子投在墙上,像一头蓄势待发的豹子。他将一个信封扔过来,封口盖着鲜红的火漆——那是林默涵写给妻子的信,三年来从未寄出。
“你的妻子......在上海龙华监狱。“魏正宏的声音带着残忍的笑意,“1951年就处决了。“
林默涵的手指颤抖着撕开信封。信纸在月光下泛着惨白,上面的字迹被泪水洇开,模糊得像隔着一层雾。他想起妻子旗袍上的玉扣,想起苏雯琴谱里的全家福,想起张曼丽唇上的口红——原来所有的美好,都像这封信一样,注定无法抵达彼岸。
铁窗外,高雄港的灯火在雨雾中闪烁。第七舰队的“中途岛“号航母已经起航,甲板上的舰载机如同归巢的铁鸟。林默涵将信纸贴在胸口,那里藏着苏雯送的微型胶卷——关于“共同防御条约“的全部内容,像一颗种子,终将在春天破土而出。
牢房的灯光突然熄灭,黑暗中,他仿佛听见海燕的鸣叫。那是来自故乡的呼唤,穿越台湾海峡的风浪,带着自由的气息,在1953年的冬夜里盘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