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铜针通牙洞·尚书喊祖宗 (第3/3页)
人对着那箱送不出去的银子,脸色阴沉得能拧出水来。
陈越从户部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夕阳的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他拒绝了一箱能让他一夜暴富的银子,却赢得了一样比银子更宝贵、也更具杀伤力的东西——名声。
果然,还不到半日,京城的大小茶馆、酒肆里,就刮起了一阵威力十足的“陈牙匠旋风”。
“听说了吗?新来的那个御用牙匠陈神医,今儿个又出手了!就用了一根绣花针粗细的铜针,就把户部魏尚书那颗烂了几十年的蛀牙给捅穿了!”
“何止啊!我亲戚的表哥就在户部当差,他亲眼看见的!魏尚书当场就抱着一只酱肘子狂啃,边吃边哭,嗷嗷喊着‘祖宗显灵’呢!”
“嗨!这算什么!我听说的版本更神!据说魏尚书感动得不行,当场就要送他一千两银子!结果你们猜怎么着?人家陈神医眼皮都不眨一下,直接给拒了!还当场撂下一句惊天地泣鬼神的话——我只治牙,不治贪!”
很快,几个朗朗上口的“热搜词条”就在京师的街头巷尾火速传开,成了百姓们最新的谈资:【铜针治蛀牙】、【只治牙不治贪】、【尚书喊祖宗】。
城南最有名、最会蹭热度的说书先生,更是连夜就把这段子给编进了他的评书里,取了一个极为响亮的章回名——《铜针一抖定乾坤,尚书落泪喊祖宗》,说得是绘声绘色,听客们满堂喝彩,赏钱扔得比铜钱雨还密集。
而此时此刻,身处舆论风暴另一端的许冠阳府内,则是另一番愁云惨淡的光景。
“啪!”又一个名贵的双釉缠枝莲纹梅瓶被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四分五裂。
许冠阳刚从外面听书回来,气得浑身都在发抖。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一次又一次精心设计的、堪称天衣无缝的陷阱,怎么就成了陈越一次又一次刷声望、涨粉丝值的垫脚石?!
他越想越气,一口老血涌上喉头,竟气得捂着胸口,两眼一黑,一头撞在了门框上!好巧不巧,又一次磕到了他那颗刚刚经历过二次创伤、本就只剩牙根的门牙!
“噗——”那最后一点牙根,也光荣下岗,离家出走了。
“陈!越!”他捂着彻底空荡荡、畅通无阻的嘴,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眼中充满了血丝。他抓起笔,颤抖着手,在自己的黑名单上,重重地写下了“陈越”的名字,又在下面加了一行充满杀气的字:“会煽情?懂收买人心?好!下一局,就让你煽个够!我看是你的嘴硬,还是满朝文武的唾沫硬!”
他决定,要给陈越的“铜针土法”扣上一顶“妖言惑众、巫蛊邪术”的大帽子,联合朝中那些最重礼法、最讲规矩的老顽固,发动一场铺天盖地的舆论战,让百官联名上奏,彻底将陈越打入万劫不复!
夜深了,值房内烛火通明。
陈越坐在桌前,在一张坚韧的桑皮纸上,仔细绘制着“铜针根管疗法”的四个关键步骤示意图:辨洞、探髓、引流、填药。画完之后,他满意地看了看,将其悬挂在墙壁上。
看着这张凝聚着现代牙科智慧结晶的明代“技术图纸”,他心里盘算,这土法根管治疗技术今天已经验证成功。下一步,如果能批量制造不同尺寸的标准化铜针,搭配改良版的黄连蜂蜜膏,这将是横扫大明朝平民市场的、足以改变一个时代的爆款医疗产品!
转念又一想,可是这根管治疗的手法,怎么传授呢?搞个直播教学再带货?大明朝没有互联网啊,这可难办了!
窗外,传来了二更的梆子声,悠远而沉重。
他吹熄了烛火,室内陷入一片黑暗。
陈越躺在床上,望着漆黑的帐顶,心中默念:这铜针已经敲开了户部尚书的牙关,下一个找上门来的,会是谁呢?
而许冠阳那边,挨了这么一记响亮的耳光,恐怕不会善罢甘休,新的风暴,或许已经在酝酿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