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北平烽火淬青春:钢铁誓言 > 第035章:墙球对决:中法炮手初露锋芒

第035章:墙球对决:中法炮手初露锋芒

    第035章:墙球对决:中法炮手初露锋芒 (第1/3页)

    周五下午,最后一节国文课。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夏先生讲解完韩愈《师说》的最后一节“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合上了课本。

    他环视台下眼神中带着疲惫又有一丝期冀的学生,清了清嗓子,用一贯沉稳的语调宣布:

    “诸生,《师说》既毕,本学年国文新课,至此告一段落。”

    教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夹杂着各种情绪的骚动。

    新课结束,意味着全面复习的开始,也意味着那柄名为“月考”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已经悬在了每个人的头顶。

    黑板上方日历显示,五月二十二日,周一,就是月考之日。时间,只剩下一个周末。

    “自下周起,直至期末考,皆为复习课。

    望尔等善加利用,查漏补缺,尤其近一月所讲之《师说》、《孟子·告子》篇章,当为温习重中之重。”

    夏先生的目光扫过全班,在林怀安身上略有停留。

    这个学生近来的变化,他有所察觉,但最终的检验,还需考场见分晓。

    下课钟声敲响,少了往日的喧嚣,多了一份沉甸甸的压力。

    学生们收拾书本的动作都显得心事重重。

    王韭聪那伙人依旧嬉笑着相约去打球,仿佛月考与他们无关;而如谢安平、常少莲等用功的学生,则已开始低声讨论复习计划。

    林怀安(郝楠仁)默默整理着笔记。

    历史课上李文香先生那番“活的历史”的震撼仍在心中激荡,但现实的考核压力已迫在眉睫。

    国文、数学、英语、史地、理化,五座大山,需要他在短短三天内,至少将过去一个月的新课内容梳理巩固。

    他感到一种时间紧迫带来的焦虑,但不同于以往的慌乱,这次焦虑中带着一丝清晰的路径感——他知道,必须运用更高效的方法。

    放学后,夕阳将金色的余晖洒满校园。

    林怀安正想到图书馆抢占一个安静角落开始复习,却被班长谢安平叫住。

    “怀安兄,且慢。”

    林怀安回头,见谢安平身边还站着体育健将、同班的赵大洪。

    赵大洪身材壮实,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

    “怀安,看你最近练得狠,走,去打两盘‘墙球’松快松快?老规矩,输的请喝酸梅汤!”

    赵大洪拍着手里一个用羊皮边角料自缝的、略显陈旧的小球邀请道。

    他是校篮球队的,但也酷爱这项需要爆发力和反应速度的运动。

    “墙球”,是中法中学师生间流行的一种简易运动。

    在校园东北角,有一处废弃的观礼台,两侧高大厚实的砖墙恰好形成一个人字形夹角,地面是夯实的三合土,成了天然的“墙球”场地。

    规则类似壁球,用自制的实心小球(内填软木屑或碎布,外裹羊皮)对墙击打,反弹后由对手接击,失误或接不住者失分。

    林怀安下意识地想拒绝,复习时间宝贵。

    但看到谢安平鼓励的眼神,又想到自己连日来精神紧绷,李文香老师那句“张弛之道”在脑中响起。

    或许,一场高强度的、需要高度专注的剧烈运动,正是宣泄压力、检验近期体能训练效果的好方法?

    “好!”

    他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不过,我技术差,大洪兄可要手下留情。”

    “哈哈,放心!玩玩而已!”

    赵大洪搂住他的肩膀,三人朝观礼台走去。

    观礼台前,已有几个同学在围观。

    简易的“球场”上,球与砖墙碰撞发出“砰、砰”的闷响,夹杂着跑动声和喘息声。

    赵大洪不愧是运动好手,动作舒展,击球有力,角度刁钻。

    他先和谢安平打了一盘,轻松取胜。

    谢安平笑着摇摇头,递上一枚铜板:

    “技不如人,心服口服。怀安,看你的了。”

    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