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发财了 (第1/3页)
自与陈山长那番谈话之后,苏墨心中便有了明确的方向。
他不再仅仅满足于,将《西游记》的故事原原本本地复述出来。
而是开始有意识地,将陈山长平日讲解过的圣贤道理,如同穿针引线般,巧妙地融入情节之中。
这天趁着休假,他将此前埋头写下的五册存稿重新摊开,逐字逐句地修订起来。
努力将一些自己写得顺手,却可能过于晦涩的词语,替换成更符合当下语境,连村塾孩童也能听懂的口语。
务求让故事既引人入胜,又浅显易懂。
最后,他还煞有介事地在每一册话本的末尾,添上了一个名为经义课堂的小章节。
他将故事中最能体现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核心道理的情节提炼出来。
与《论语》、《孟子》中的相关名句一一对应,并附上极其简短的解说。
如此一来,这本《西游记》便脱胎换骨,不再是单纯供人消遣的猴子妖精闲文。
摇身一变成了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寓教于乐的经义故事书。
苏墨相信这样的形式,一定能精准地抓住,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的心。
将五册稿纸仔细整理、誊抄完毕,检查无误后,苏墨将其小心翼翼地用油布包好,揣入怀中。
“娘,我们再去一趟县城。”
温氏正在院子里,晾晒刚洗好的衣服,闻言有些犹豫。
“又去?可是家里的活还没干完。”
“可是咱们这一次,是要去赚大钱的啊。”
苏墨拍了拍怀里厚厚的稿纸,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闻言,对苏墨深信不疑的温氏不再迟疑,连忙起身收拾出门。
很快,母子二人再次来到了清河县的书坊街。
这一次,苏墨没有丝毫犹豫。
径直拉着温氏,走向了街对面那家,如今已经门庭若市的雅集斋。
还没等他们靠近,一个熟悉的身影,便嗖嗖地从店内冲了出来。
“苏老弟!”
张浩眼尖地看到了苏墨,迫不及待的冲了出来。
脸上没有久别重逢的狂喜,只有对故事后续追读的喜悦。
“你可算来了!我等你等的花都谢了!后续呢?后续写了多少?快给我看看!”
他有些期待的搓着手,视线死死锁在苏墨怀里的包裹上,那副急切的模样,逗得温氏都忍不住偷笑了起来。
苏墨也不卖关子,稳步走进店内,将那厚厚一叠稿纸放在了柜台上。
“不多不少,正好五册。”
“五……五册?!”
张浩的眼睛瞬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