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4章 对夏华越看越喜欢的马知府 (第3/3页)
名和威名,扬州城里城外各地无数人竞相说着他和他的团队、团练的英雄事迹,都知道了“扬州这次能化险为夷,没有遭到高杰军的祸害,最大的功臣不是马知府,而是那位少年英雄的夏公子,他的团练在城外打垮了高杰军,保住了扬州”。
一时间,从扬州各地赶到夏华庄园的人犹如过江之鲫,一批接着一批,数以万计,有的是慕名或好奇前来参观的,有的是送钱、送礼致谢的,有的是过来跟夏华套近乎、拉关系的,还有的是前来投奔加入的,马知府本人也亲自过来了。
夏华等人有礼有节地迎接了马知府及其随从官吏。马知府跟汤来贺一样,也是一位爱国爱民的好官,长得典型的文人清官样。
“了不起!真了不起啊!”庄园内外,马知府仔细地看着每处有交战痕迹的地方、已经干涸的血迹、修建的工事,再看看那堆成一座座小山的战利品,又看看受伤的乡勇家丁们和死亡乡勇家丁们的密密麻麻的坟墓,他心头的震撼、惊叹都完全不亚于那晚上过来的汤来贺。
“夏公子,此番乱军来袭,扬州幸好有你啊!”马知府很动感情地看着夏华,眼眶微微湿润,“你放心,你和你的团练乡勇们既立下如此大功,本官一定上奏朝廷,请朝廷好好地嘉奖你们!”
“大人过奖了,多谢大人。”夏华一边嘴上说客气话一边心里发笑,上奏朝廷嘉奖我们?这不搞笑么?侵犯扬州、跟老子大战的高杰可是朝廷敕封的大将,他的军队也是正儿八经的朝廷的官军,朝廷大将带着朝廷官军打老子,被老子打败了,朝廷嘉奖我?怎么这么别扭呢?
马知府参观完、感慨完,又跟夏华聊了聊家常,他对夏华越看越喜欢,天下大乱,流寇鞑虏横行,朝廷官军的骄兵悍将们又肆意妄为,扬州太需要一支自己的强军了,现有的府城守军一来战斗力不怎么样,二来受到那些名门望族、豪强大户的暗中控制,这么一看和对比,属于“野生势力”的夏华和他的团练简直是完美的“收编对象”。
在暗暗下了一定要把夏华及其团练拉拢到手纳为己用的决心后,马知府离开庄园返回了府城,这场高杰之乱不是小事,南京那边被极大地震动到了,该事件引发的方方面面的影响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马知府作为当事人之一,有很多官场上的事要做,他无权擅自给夏华封官许愿,银子么,拿出千八百两没意义,几十万两、上百万两他拿不出来,只能先打感情牌、画大饼拴住夏华。
送走马知府等人后,夏华重新投入了干劲十足的忙碌中。
通过跟高杰军的交战得以名满全扬后,加上夏华也特地派人到处打广告、做宣传,使得愿意投靠他的人呈滚雪球地暴涨激增,扬州的外地难民们八九成都过来了,那些住在城外的本地居民同样趋之若鹜地过来,就连住在城里的本地居民也成群结队地前来投靠,他手里的人口资源以万为单位地节节攀升着。
既有数量庞大的人口,又有大把的银子,夏华的团练可以大肆扩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