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5章 八百就八百! (第1/3页)
听完夏华这番深入浅出、鞭辟入里的分析,众人深感醍醐灌顶、拨云见日,一方面心头轻松了很多一方面都对夏华愈发敬慕佩服,传说中的“运筹帷幄之中”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我们现有多少乡勇?”夏华看向曲吉东。
“六百二十人。”曲吉东回答道。
程飞慨然主动请缨:“我程家有二三百家丁,可调拨大部分前来助战!夏哥放心,这些家丁几乎都受过我程家的恩惠,个个忠心耿耿、敢于用命,平日里也勤练武功,还是能打的!”
“那就是差不多八百人。”夏华笑道,然后眼神森然一凝,“八百就八百!”
八百就八百,张辽威震逍遥津,大破孙权十万大军;
八百就八百,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夺权上位,开创贞观之治;
八百就八百,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权上位,开创永乐盛世。
“我们可用的兵力肯定不止八百,”陈明道,“高杰军来袭,扬州城百姓可以躲在城里避难,城外的难民和村镇百姓则无处可躲,必会首当其冲成为高杰军劫掠祸害的目标,我们大可发动他们。”
夏华点点头,他目光灼灼地看着众人:“时间紧迫,大伙儿赶紧都动起来吧!”
随着夏华的调遣和指挥,团队的骨干们一起紧锣密鼓地忙碌了起来。
杨宁、绣春率领部下们加大了对情报的侦察和搜集;
曲吉东等人加大了对乡勇们的训练;
严森根据夏华的指示,组织工匠和难民们抢修军事工事;
程德、程飞也不遗余力地帮忙,夏华掏钱,他们提供门路和各种便利,紧急订购制作了更多的兵器、军械和各类军需物资,生死攸关之际,夏华顾不上那么多了,通过程家的灰色门路,特地买了一批弓弩、火铳、火药、火油和一百多套盔甲。不管用不用得上,有备无患。
虽然历朝历代的朝廷官府都把民间私藏私造盔甲定为等同于谋反的大罪,但,明末这些年来,天下大乱,明军、农民起义军、清军天天打来打去,军阀和地方武装遍地开花,叛军乱军层出不穷、四处横行,必然导致大量的兵器军械流入了民间,几十年前,夏华想私下里买些盔甲是极难的,现在完全不是难事,只要有钱、有门路外加胆子大。
最重要的还是人,程德、程飞急急给夏华又送来四五千难民,夏华也派人分头前往周边村镇宣传“乱军将至,不想家破人亡的,要么去城里,要么赶紧逃去别地,要么就来君临村”,君临村正是第一个,全村大部分人跑进了夏华的庄园里。
登上一处高台,夏华看着下方密密麻麻、成千上万的人,举起一个大喇叭筒,用最大的嗓门吼着讲话:
“各位兄弟姐妹、父老乡亲!马上要有大队官军来我们扬州了,是江北四镇里镇守徐州、泗州的高杰的部队,但很不幸,这些官军不是来保护我们的,而是来祸害我们的!高杰此人,心狠手辣、残暴不仁,他的部队也跟土匪强盗流寇没区别,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徐州、泗州,都被他们祸害得惨不忍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