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重生明末再造华夏 > 第一卷 第19章 花钱的门路也有了

第一卷 第19章 花钱的门路也有了

    第一卷 第19章 花钱的门路也有了 (第1/3页)

    虽然只是初次见面,但程德、程飞给夏华的印象十分良好,所谓相由心生,程家兄弟俩都长得温润如玉,谈吐虚怀若谷,待人接物时谦和有素养,完全不似“正常的富二代”那么骄横跋扈或傲慢自大。

    程老爷子已经快七十了,程德、程飞都很年轻,但却是程家的长子、次子,因为他们俩上面的好几个哥哥不是幼年夭折就是英年早逝了,丧子次数快赶得上《审死官》里宋世杰的程老爷子痛定思痛,在程德、程飞出生后坚持不懈地拿出大笔的银子做好事积德行善,这才有了“程大善人”和程家誉满扬州的美名。

    夏华卖给程家的金点子是“建材神器”:水泥。

    水泥的制作方法和过程要比肥皂、蜂窝煤复杂一些,好在夏华记得,主要原料是石灰石,还要加入一些粘土、煤以及少量的铁矿石,先打碎磨粉混合,再放入窑内经上千度高温煅烧,接下来往产生的熟料里掺加石膏,再研磨成细粉,就是水泥了,最后的这个步骤在后世是用大型机械完成的,在古代可用水力设备代替。

    水泥的价值是无需多言的,光是在军事上就意义非凡,古人修建城墙粘合砖石用的浆汁叫三合土,是用黄土浆、河砂、石灰以及糯米汁混合成一定比例制成的,有时还要加入大量黄糖、蛋清、红豆等物制成粘合剂,如此,修建成的城墙才会坚固耐用,但成本之高昂堪称暴殄天物,糯米、黄糖、蛋清、红豆都是珍贵的食物,却要充当建材,耗费之大,可想而知。

    有了水泥,这个大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就算这个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都很落后,水泥产量跟后世相比是望尘莫及的,但也会比三合土便宜得多,而且在建筑性能上更胜一筹。

    在见识了夏华先前抽空手工做出的少量水泥样品后,程德、程飞都对夏华惊为天人:“夏公子,你真是奇才呀!”两人的感叹词跟汪书沐的一模一样。

    考虑到程家品行端正、善举累累,而且银子也没有黄家、汪家、郑家那么多,夏华特地把制作水泥的“秘方”打了五折,只收了程家五十万两银子。

    做完这笔大生意,对夏华佩服无比的程德、程飞邀请夏华再坐一会儿,夏华当然没拒绝,然后在接下来的闲谈中“不经意”地聊起此时的天下大势。

    一提到这茬,程德和程飞当即都激动起来,一个忧心忡忡,一个怒气冲冲。

    “光是一个流寇,就颠覆了我大明二百七十余年的社稷基业,如今,鞑虏又全面入关了,局势可真是雪上加霜啊!”程德长叹一声,“从北方来的消息说,辽东总兵吴三桂率部叛明降清,还联合清军在山海关一片石大败李自成的顺军,李寇被迫退出京师,狼狈西逃,京师现已被满洲人窃据了。

    满洲鞑虏向来狼子野心又贪得无厌、欲壑难填,加之食髓知味、得陇望蜀,岂会满足于只侵占京师一隅之地?接下来,他们必会一边穷追猛打李寇,一边趁机鲸吞虎噬我汉家山河。照此下去,我大明真的危矣!我汉家真的危矣!”

    程飞恨恨不已:“当年赵宋被金人大举南侵,丢失中原的半壁江山,退到江南苟延残喘、偏安一隅,如今的形势与此何其相似!莫非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