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接受采访 (第1/3页)
沈墨的反应在吴刚的意料之内,作为沪海的理科高考状元,沈墨应当有清晰的分辨能力。
但话不能只说一半,他把杨星给提出来了。
“跟着一起过来的还有一个作家,叫杨星。他在准备一部小说,讲述沪海知青返城之后子女的生活状况,想同你聊一聊,更想通过这部作品唤醒这些知青。”
沈墨的脑海翻涌,抓到了他想要的信息。
“吴教授……这样的话,我就同他们见一见吧。”
吴刚点点头:“见面之前,我要问一问你,在震旦的四年,你要怎么度过?经历过这次采访之后,你可能会成为一个名人,这一点你要考虑好。”
“前几天,我加入了英语社团。我们班的卢清问过我,毕业之后想做什么,我的回答是,我要拿到公费留学的名额,去麻省理工念书。”
“努力吧。”
既然沈墨已经有了四年后的目标,吴刚便放心了许多;公费留学,蛮好,名人又怎么样?出国的话这个名人效应就没有了,几年后再回国,一切都像今天一样,外面有金色的阳光,也有金色的树叶。
往回走的路上,吴刚也在念叨着“麻省理工”这个学校,沈墨能精准地把这个学校给抓出来是他没想到的,在这个年代,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的知名度会更大。
看来,沈墨惦记麻省理工不是一天两天了。
回去之后,吴刚给电视台挂了个电话,找到了贾嫦。
“沈墨同意了,你们找时间过来吧。采访的时候不得干扰到学校的正常教学。”
贾嫦很兴奋,立刻开始准备;杨星也被告知到,他书里角色的未来好似灰蒙蒙的,这种灰蒙蒙会让读者们落泪,但他也需要给这本书注入一点光明。
“阿姐,闹到调解这一步了,场面上不会很好看。”
“老杨,相信我,我可以的。”贾嫦能感觉到难度,但她调解的事件很多,有着丰富的经验。
在这个年代,以势压人很好用,用大道理压人更好用,特别是道德绑架这一块。
贾嫦对这种套路很擅长,她甚至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