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每日一卦,我搜山打猎粮满仓 > 第一卷 第15章 昌黎县城

第一卷 第15章 昌黎县城

    第一卷 第15章 昌黎县城 (第2/3页)

有什么悲天悯人的资格,只是默默加快了脚程。

    好在如今的流民数量还不多,没有生乱,不至于会哄抢货物,但等他们再饿个几天,就难说了。

    到时候只怕连进城都会很麻烦。

    很快,一行人便已到了城门口,负责把守的士兵严禁流民入城,即便是本地民众进城,也要验明正身,还要收一笔过路费。

    周礼三人花了三十钱,这才顺利入城。

    辽东郡辖下十一县,昌黎县是最偏远的一个,靠近北方,临近边塞,因此城墙修得高大坚固。

    这里也是北方要道枢纽,前线边关的钱粮中转,因而还算富庶,街道上颇为热闹,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张驼子带着周礼先行去了皮货市场的老祥记,出售山货皮毛等货物。

    当周礼拿出那张狼皮的时候,掌柜朱桂祥面露惊讶之色:“这年头能猎到狼,真是不容易,小伙子本事大啊。可惜,这狼皮有些损毁,品相不佳,我只能出到二两银子。”

    这个价格,还算公道。

    周礼点了点头:“张叔说您是城里价格最公道的,我当然相信,那就这么定了。”

    “好,痛快!”

    随后张驼子又将自己的一些存货,以及其他村民托付的货物卖出,共计得到一千二百钱。

    周礼看在眼里,这种批量出售的方式,的确要比散卖价格高一点。

    看来自己整合资源的想法,是没问题的。

    在之后,张驼子又按照各家各户的需求,前往采购米面盐巴等生活物资。

    因为饥荒的缘故,今年的米粮价格极高,一斗粟米已经卖到了100钱,而且还在涨,可以说是一天一个价。

    张驼子打算在市场上多逛逛,砍砍价,看能不能从那些散户手里,用最便宜的价格,尽可能多地买些粮食。

    周礼想了想,将卖狼皮所得的银钱大半交给了他,让其帮忙采买粮食。

    他自己则是要去办更重要的事情。

    朱大壮担心他被杜勇找麻烦,说什么也要跟着一起,周礼想了想也没有拒绝,毕竟自己对这个地方还不熟悉,有个人跟在身边也放心。

    “那咱们分头行动,申时在城门口汇合。”

    说完,便带着朱大壮在街上闲逛起来。

    周礼没有去银钩赌坊,他现在手里没钱,去了也没用,要解决赌债的问题,得先结交到卦象所示的那位贵人。

    不过现在还不到时辰,可以先在城里看看。

    了解这个时代的科技生产力,看看有没有什么更好的赚钱路子。

    周礼最先去的是城里的书馆,这个时代,纸已经普及了,之前杜勇拿着的借条就是用纸写的,造纸赚钱这条路算是堵死了。

    而纸张的普及,也使得书籍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虽说那些重要的经学典籍依旧是掌握在士族门阀手里,但民间也会有一部分书籍流传出来,大虞百姓读书识字的比例已经达到了十之一二,这在古代算是很高的普及率了。

    不过呢,大虞朝似乎没有科举制度。

    用的是跟华夏汉朝时代很相似的举察制度,想要当官,得需要当地的门阀官员举荐上去,层层考核后才能有资格。

    这就等于几乎断绝了普通人上升的渠道。

    周礼在书馆里逛了一下,发现大多都是些小说诗歌之类的东西,另有一些游记、地理、野史之类的杂书,想靠这些书成为读书人,几乎不可能。

    不过这对他来说,还是很有用处的,可以帮他更好地了解这个时代的风土人情以及律法等等。

    如今饥荒盛行,百姓衣食不饱,这书馆的生意自然惨淡冷清。

    周礼最后只花了不到两百钱,便买了不少杂书。

    “本来还想着能不能卖点诗歌或者写小说赚钱的,如今看来,至少在昌黎这种小地方是没有机会了,人都吃不饱饭,谁在乎这个。看来我华夏上下五千年积累下来的才华,在这小地方是没有什么用武之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