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超级地幔柱 (第2/3页)
,巨量的二氧化碳被疯狂注入大气层。
高效的温室效应瞬间失控,全球气温如同脱缰野马般飙升!
冈瓦纳大陆的冰盖消融,海平面急剧上升。
同时喷发的二氧化硫在高层大气中与水汽结合,形成浓密的硫酸气溶胶云层。
致命的硫酸型酸雨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落下,腐蚀着岩石、土壤,汇入河流湖泊,渗透进海洋。
酸化的海水溶解了碳酸钙,曾经瑰丽壮观的珊瑚礁生态系统首当其冲,如同被泼了强酸的白骨,迅速白化、溶解、崩塌!
依赖碳酸钙外壳的腕足类、软体动物、浮游生物成片死亡。
海水升温叠加有机物大量死亡腐烂,耗尽了水中的溶解氧,广阔的海洋区域变成了窒息而充满硫化氢毒气的死亡地带。
火山喷发还释放出巨量的汞、砷等剧毒重金属。
这些致命的毒物随着火山灰沉降和海水循环,进入海洋食物链,在各种海洋掠食者体内高度富集,引发神经毒性和种群崩溃。
曾经繁盛的泥盆纪海洋生态系统如同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在超级地幔柱的多重打击下彻底崩溃。
包括邓氏鱼在内的盾皮鱼类全目灭绝。
四射珊瑚、床板珊瑚、层孔虫等造礁生物完全消失。腕足类、棘皮动物、牙形石等类群灭绝率超过60%。
海水不再是生命的摇篮,而是翻滚着毒气、酸液和尸骸的致命浓汤。
曾经无比辉煌灿烂的鱼类时代,彻底宣告终结。
甚至上升的海平面导致咸涩的海水沿着河道疯狂倒灌,淹没了大片淡水河流、湖泊湿地。
剧烈的盐度变化让适应了淡水环境的鱼类也大批死亡。
相比之下,陆地虽然同样遭受超级地幔柱事件的重创,但情况稍好。
酸雨无情地烧灼着植物的叶片,许多裸蕨类和早期种子植物在持续的酸雨和异常高温下枯萎死亡,森林边缘呈现出一片枯黄焦黑的景象。
然而,根系深扎大地、耐酸性更强的石松类和节蕨类展现出了更强的韧性。
它们粗壮的主干和繁茂的气根系统顽强地支撑着,虽有不少枝叶受损,但森林的主体结构并未完全崩塌,维持着陆地生态系统最后的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