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才压群英耀八方3 (第1/3页)
“啪啪啪~”
掌声渐渐稀落,会议室里的空气似乎松弛了不少。
部分省委领导们不得不承认,这个年轻人的理论水平和口才,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想从他那套“三方共赢”的创新理论里找到逻辑漏洞,在现阶段是不可能了。
什么‘我没什么准备,昨天接到会议通知,连夜坐火车过来的,还熬夜加班来着,脑子有些迷糊,我也不知道要谈股权划分啊,我以为你们只是让我谈改革经验呢……’
都他妈扯淡!
这小子绝对有备而来!
那套说辞,上合中枢精神,下接地气现实,简直是滴水不漏,甚至可以直接拿来当成国企改革的正面宣传材料。
谁反驳,谁就成了思想僵化、阻碍改革的绊脚石。
谁反驳,谁就是眼光不高,没有格局的小丑。
主位上,省委书记金瑞泽带头停下了鼓掌。
“好啊,讲得很好。”,
待会议室安静下来后,金瑞泽开口道。“今天的讨论很充分,也很有价值。小江董事长的发言,有激情,有思想,有大局观,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也让我们看到了我省青年干部的活力和担当!”
言罢,他问:“其他人还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小江董事长的这番话,确实是高屋建瓴,发人深省!”
省委专职副书记赵国斌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上,脸上带着一副探讨学术问题般的严肃表情。
“从理论上讲,这个省控、县参、团队激励的模式,非常有创新性,也符合我们深化改革的大方向,我个人是支持这种探索的……”
“但是,”赵国斌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语重心长,“理论创新,最终还是要落到实处。我们做决策,不仅要考虑理想状态,更要考虑现实中的各种复杂情况和潜在风险。”
“我们不是在否定三方共赢,而是在探讨,如何让这个共赢的结构更稳固,更能抵御未来的风浪。”
风浪?
江振邦心里一动,知道第二回合开始了。
他们往后退了一步。
从兴宁市要不要留股权的问题,转变成了兴宁市究竟能留多少股权的问题……
果不其然,赵国斌继续说道:“按照你的方案,省里占40%,虽然是最大股东,但并非绝对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