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采访 (第2/3页)
,举杯一饮而尽。
“好了好了,不要这么喝了。”
“你还年轻,注意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
张博文劝他放下酒杯,其他没被敬酒的校领导也温言相劝。
江振邦这才不再一口干了,但依旧是半杯,桌上六个人敬了个遍,包括章景行。
“缓一缓,吃点菜缓一缓。”
校领导们立刻关切地夹菜的夹菜,盛汤的盛汤。
江振邦只能不住地说感谢。
“你是我们的学生,振邦,以后不要跟老师们来生意场或官场上的这套了。”
“就是,那套不要跟我来…不过这小子酒量真不错啊!”
“确实,哈哈!”
校领导们一阵打趣闲聊,过了一会,张博文才道:“不止是奉省这块,林江省、白龙省,甚至京城的媒体资源,我们也在谈。
当然,费用还要有的,但肯定比你去找要便宜…总之,接下来,母校一定会鼎力推你!”
这真是意外之喜,
江振邦感动不已,却听张博文又正色道:“不过你太年轻了呀,大力宣传后,可能会引起非议,掀起一场风波,你要有这个心理准备。”
“我明白。”
江振邦点头:“只要有助于兴科的长远发展,能提高母校的知名度,我个人遭受一点非议也没什么。”
“不是那么简单的。”
张博文立刻摇头,教诲道:“你不止是兴科的董事长,更是国家干部。”
“你要考虑到政治影响,接受采访的时候,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你心里要有数。如果说了不该说的,让大领导看见,那你明明是有功之臣,领导对你也会有负面看法!”
钱爱萍点头同意,又道:“我跟媒体打过招呼了,稿子我们这先审一遍,没问题再发。”
“从另一个角度讲,这对振邦你也是个机会,能凭此进入高层视野。”
江振邦嗯嗯点头,他的调研报告已经发在内参上了,省领导都看见了,再高能高到哪去?难道是京城?
有了更好,没有拉到。
他宣传造势的目的就是为了营销VCD,提高兴科的公众知名度,而不是搞什么政治投机。
……
翌日上午,天都酒店的咖啡厅里,江振邦见到了两位记者。
一位是《奉阳晚报》的王牌记者李建,四十来岁,戴着黑框眼镜,眼神里透着一股职业性的审视。另一位是《奉省广播电视报》的赵敏,三十出头,短发,显得精明干练。
简单的寒暄过后,二人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