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罢战息兵 (第2/3页)
就此拉开序幕。
他们的任务,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十四家国营厂空缺的四十三个厂级、副厂级领导岗位,提出建议任命名单。
江振邦作为发改科科长和兴科董事长,自然也加入了这个考察组,并且,被任命为第二考察小组的组长。
张大鹏是第三组。孟启辰在第四小组。
国资局的崔浩副局长、委办秘书一科的老同事侯宇、王倩……这些熟悉的面孔,都被分散到了各个小组里。
出发前,组织部长于峰召集所有人开了个简短的动员会,强调了考察的纪律和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唯才是举,不拘一格。
江振邦不管那套,他私下已经和孟启辰、崔浩、张大鹏他们通过气了。
他手下的青年军确实太年轻,资历尚浅。
但是,十四家国营厂中,他必须要一个厂长、十个副厂级的位置。
那个厂长,也一定得是酿酒厂的厂长,江振邦要推马超上去,后续让他和孟启辰主持酿酒厂与罐头厂的合并。
这是他的底线。
做不到?那就继续闹。
我的人上不去,你们的人也别想上,大家都别玩。
考察工作历时三天,八个小组在兴宁市的各个角落里穿梭。
表面上,大家都是按程序办事,开座谈会,搞民主测评,查阅档案,一派公事公办的景象。
但暗地里,却是刀光剑影,寸土必争。
组织部带队的小组,看好某个厂里德高望重的老车间主任,认为可以提拔上来稳定人心,结果马上就有职工代表联名上书,反映这位老主任思想僵化,抵制技术革新,还搞一言堂。
孟启辰这边主张推荐某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有人认为:“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立刻就有人阴阳怪气地顶回去:“你骂谁呢呀?兴科的江董事长不也才二十一?人家干的事,在座各位谁干得了?”
经过一番暗戳戳的较量,到了周一下午,结果基本尘埃落定。
江振邦的目的也圆满达到了,虽然他位置不高,吃相很难看,仅一个人便要去了四分之一的人事权,比其他市委常委、甚至比孙国强占的还多。
但其点石成金的能力,众人均是信服的。
你如果否决了江振邦的人,厂子经营不起来怎么办?
考虑到这个要命的因素,孙国强和刘学义也捏着鼻子认了,考察组也没有设置过多的障碍。
就剩下最后一个候选人——国资局发改科科员,张佳莉。
由组织部带队的第一考察组负责考察,这纯粹是走个过场。
张政平书记的千金,又是主动要求下企业,谁敢不让她过?
考察地点就在国资局的小会议室里。
江振邦作为张佳莉的直属领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