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发改科的新人 (第2/3页)
生命力。
一边是行将就木,一边是蒸蒸日上。
这种亲手缔造的强烈反差,让江振邦心中升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感。
回到办公室,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立刻送上了最新的报表。
他是董事长秘书李天来,也是奉阳工业学院第一批来技术支援的硕士生,已经和兴科签了合同。
因还未毕业,所以只是实习生,但属于江振邦在厂内的重点培养对象之一。
“江董,关于卫星锅和增强器的订单又加了两万个,咱们的产能可能要排到年后了。”
“让韩宝海那边加快新生产线的调试,再让研发部想想办法,无论如何,不能耽误订单。”
江振邦翻看着报表,头也不抬地问:“VCD项目组那边怎么样了?”
“可以量产了,但成本压到最低,也要在一千块左右…是这份报告。”
江振邦皱起眉,拿起另一份文件仔细阅读,发现这成本短期还真降不下来。
他研究了下当前vCd普遍三四千块的市场价,再研究一下生产成本之外的营销、税率等各种费用,觉得也可以接受,利润还是很高的。
“行,下午一点开个办公会,安排一下VCD量产的工作。”
“明白。”
李天来抱着文件退了出去,江振邦端起桌上已经凉了的茶喝了一口,看向窗外。
雪越下越大了。
中午小食堂吃的是酸菜炖大骨,里面还有血肠,骨肉都炖烂了,咬上一口,沾上蒜泥,大家伙吃的那叫一个香。
饭后,正式开会。
副厂长变成了副总,但管理层还是原来的那批人,没太大变动。
不过这次会议,陈玉彬和王辉这一正一副的书记都没参加,这俩老头最近悠哉游哉的,都有点懈怠了,只管务虚的党务工作。
这样也挺好。
江振邦坐在台上,想到哪说到哪。
“VCD这个项目,现在主要是供应链不行,咱们奉省缺乏相关产业,只能从南方进,成本高了些,但也有不菲的利润。”
“接下来就主攻它,这是个超级大的市场,但也就能赚两年的钱,第三年就要亏,兴科可以借助这两年的红利期高速发展,向个人便携数码领域转型,然后涉足通信领域,走上高端的路子……”
“另一方面是关于插排和电热水壶这两款产品,兴科要争取在明年初,拿到东三省第一的市场占有率,三年内拿下全国第一!
“而且要再这些民用电工产品和小家电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出新品。这是我们兴科的起家根本,不能丢掉了。”
“比如说,我们可以在电热水壶的基础上衍生,把水壶改成锅的形状,再增加一个温度调控功能,这是不是就能拿来涮火锅了?”
“你们研发部要开动脑筋啊!我都设立专项资金了,谁能研发出新品,就给产品分红,你们想赚大钱,就要花心思研究!”
“我简单说几点你们记一记,年底拿出一份计划书来讨论,我们要定下一个三年工作计划……”
开完会,签签字,再到车间里视察一下。
时间一晃到了下午四点,江振邦兜里的大哥大“嗡嗡”地震动起来,是陈爱军打来的。
“喂,领导。”
电话那头,陈爱军问:“振邦你在哪呢?”
“在公司,刚开完会。”江振邦靠在老板椅上,看着窗外飘摇的雪花。
“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