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提级与资金 (第2/3页)
贷款怎么样?能不能贷出来?”
江振邦皱眉道:“恐怕不行…除非您和学义市长打个招呼,或许能有戏。”
锦红厂的财务状况,简而言之就是四个字:资不抵债。
厂子总资产约九百万,但负债却高达一千五百万。
这样一个企业,在贷款政策全面收紧的九十年代中期,想从银行拿到钱,无异于痴人说梦。
所以刘学义也摇头道:“够呛,就算能批下来也要等两个月。”
孙国强思索片刻,拍了下桌子,一锤定音:“那就拨款!”
江振邦心中松了口气,孙国强继续道:“你越快量产越好,量产后政府先采购一批这个水壶和插排,你给一个成本价。这两个东西都很实用嘛,之前大家都用热的快…我看是烧的快,宣传部的一个办公室,上次是不是就因为那个玩意差点发生火灾?沿着电线,窗帘都烧没了。”
刘学义笑着说是:“还好当时发现的早,没产生什么严重后果。”
三人交流几句,基本敲定了资金的问题,然后又将话题延伸到全市的国企改革工作中来。
刘学义让江振邦讲了讲国企改革的难处,以及无论如何都避免不了有人为了利益,投机取巧窃取政府和工人利益的情况。
孙国强听完也叹了口气:“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所以中枢才会提出搞好大的,放活小的,所以,我们兴宁才会被上级领导定为试点。左了,不行,右了,也不行,要控制好尺度。”
刘学义点头赞同,随后道:“书记,关于我市国企改革与振兴的工作后面千头万绪,为了更好开展工作,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给国资局的发展与改革科提一格,申请个副科级建制?”
孙国强闻言微微一愣,目光在刘学义和江振邦脸上扫过,随即明白了刘学义的用意。
孙国强沉默了三四秒,最后点了点头:“我同意,特事特办,为了工作需要,可以向市委组织部和人事局申请试一试。这事回头在常委会上过一下,我们一起做做工作。”
还有意外收获?
江振邦心中一热,他这个代厂长的正科级并未落实,他本计划是等锦红厂的三个月的聘任期一过,有了实打实的成绩,再让组织考虑破格提拔的事儿。
因为如今选拔程序相对灵活,在企业内,从科员直接提到正科,也并非不可能。
但不管怎么说,想要破格都是有难度的,先升个副科过渡一下更合理合规。
这下江振邦真是从心里受宠若惊了:“感谢两位领导的关心和爱护!感谢!!”
“你不要高兴得太早。”
刘学义摆手:“这是为了工作,不是给你个人升官。其次,提格的申请程序很复杂,不一定能批得下来。你现在最主要的任务,还是把厂子盘活了,拿出实实在在的业绩,那比什么都强!”
“是,我明白,请两位领导放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