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岗位 (第2/3页)
江大鹰连连点头:“您说得对。”
刘学义把身子往后靠了靠,又问江振邦:“既然你想留在兴宁,那你具体想做什么方面的工作,有没有什么中意的岗位?”
前排的江大鹰顿时也竖起了耳朵,这个问题,才是今天的重中之重,也是调研报告的目的。
“我个人完全服从组织安排!”
刘学义有点意外地反问:“你确定?”
江振邦说确定,然后话锋一转:“但是,我在调研的时候发现,关系隶属咱们兴宁市的十五家国营厂,都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危急的关头。”
他这句话一出口,前排的江大鹰心里就是一沉。
国企改制,这是兴宁市乃至全国上下最敏感、最难啃的硬骨头,多少干部躲都来不及,自己这儿子怎么主动往上凑?
刘学义的表情也变得凝重,他没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江振邦,等着他的下文。
“县属兴宁的十五家厂子情况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
江振邦的声音在平稳行驶的车厢里显得格外清晰:“有些厂子,比如酿酒厂、食品厂,它们的产品本身没问题,市场也有需求,之所以亏损,有技术问题、经营理念问题,还有人和制度的问题。”
“咱们马上要谈的锦红无线电厂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它的问题在于技术和设备落后,产品跟不上时代。但底子还在,有一批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只要找准方向,进行技术改造,开发出新产品,就能焕发第二春。”
“当然,也有少数几家,设备老旧,历史债务的包袱太重,加上行业本身和地理位置等诸多原因,已经回天乏术。对于这样的企业,只能忍痛割肉,做好职工的安置工作,把损失降到最低。”
江振邦稍作停顿,给了刘学义和江大鹰一个消化的时间,然后才抛出了最核心的观点。
“但刘叔您肯定清楚,无论哪种情况,都得尽快动手处理了。否则,短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