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隆中对 (第3/3页)
但做领导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过于相信下属!
所以刘学义没有表态,而是一手持筷吃饭,一手翻动书页,反问道:“你们也在报告中的几个乡镇工作过,老江你是三溪乡和高家镇吧?立伟局长是大岭乡和东庄镇…你们觉得报告中对兴宁各乡镇的农业产业规划是否合理?有没有可行性?”
江大鹰和周立伟对视一眼,前者谨慎地说:“我和立伟局长没看出过于明显的错漏,具体规划也是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但真要落实的话,还是先要找农业专家来考察验证。”
刘学义嗯了一声,继续一边吃饭,一边看报告,半分钟后,他翻到了报告中的一页,忽然道:“你只写了规划,但没有写工作具体该如何落实,是不懂吗?怎么没问你父亲?”
江振邦问:“一方面是我没有工作经验不好大放厥词,另一方面是篇幅所限…您觉得哪项规划不好落实?”
刘学义随手点了点:“这里提到了‘一乡一品’的概念,大意是要搭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让一个地区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传统特色和市场需求,选择并集中培育一个或多个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产品或产业,组建合作社互帮互助,从而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产业链……思路很好。但你怎么保证能落地?”
刘学义问完后不等他回答,接着念稿:“要以农业主导,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物种资源或传统技艺,发展特色种植、养殖或农产品加工。特色经济作物……”
“要以工业延伸,主要围绕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以及依托地方资源或传统工艺的特色手工业、制造业。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特色食品加工等……”
“要以服务业拓展,通过与特色产业结合,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等……”
刘学义大体将报告中涉及“农+工+服三大产业’的对策提取重点,简略说完,最后又道:“你写的这些看起来都不错,但问题是各乡镇的情况不一样,干部的能力也参差不齐,这些规划很难落实,最重要的是有一点你没提到。”
“发展这些产业的钱从哪来?政府没钱,老百姓自己出?即便老百姓愿意做,万一搞砸了,他们的损失谁来承担?”
问题很尖锐,直指实施层面的核心难点,这几乎是所有宏大规划都绕不开的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