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被约谈 (第1/3页)
2025年9月3日,奉省兴宁市(县级市),盛达宾馆216室。
这间套房的装修很特别,没有窗户,唯一的光源只有头顶那盏柔和明亮的led,二十四小时都亮着,照得人分不清白天黑夜。
地面铺着柔软的地毯,墙壁无死角的包着米色的海绵,客厅摆放着特殊定制的谈话桌椅五件套。
房间整体布置与传说中的留置室没什么区别,只是没有摄像头。
“江副市长,考虑清楚了没有?”
省纪委专案组的副组长老王,四十来岁,头发稀疏,坐在主审桌旁,语气和煦地开口道。
“程奇交待的名单很长,兴宁市的干部几乎都涉及到了,他们也都写了材料,承认了问题,唯独就差你了。”
身材高大魁梧的江振邦就是谈话对象,他没吭声,也没看对面坐在主审桌的两个干部,只是盯着对面墙上那个小小的空调通风口。
这是江振邦住在宾馆的第七天,这次也是纪委对他进行的第27次谈话,经历过最开始的迷茫、焦躁、愤怒等情绪,现在的他很淡定。
江振邦被纪委约谈的原因不是自身贪污腐败了,纯粹是被牵连的无妄之灾。
半个月之前,兴宁市的一把手程奇被省纪委带走。
这位刚刚四十出头的程书记,平时看着挺威风,但到底还是年轻,没经历过什么风浪,刚进去的当天就全撂了,可说的东西半真半假。
程奇一口咬定将自身来历不明的千万巨款,全都解释为下属送礼行贿上。
交下保上,这也是官员被留置的初期,为了减刑采取的套路。
于是,一张长长的名单交了上去,名单包含兴宁市内一百六十余名干部,这还了得?这是窝案啊!
省纪委立刻成立专案组,直插兴宁,把名单上涉及的干部分批叫到宾馆集中谈话。
专案组的要求只有一个:写一份说明材料,老实交代和程奇的经济往来。
最后所有人行贿的总数,还要跟程奇那边来历不明的资产对得上,不能多也不能少。
凡是在名单上的干部都要写材料,什么时候写清楚了,什么时候才走,否则就要一直住在宾馆,不能回家。
而且你是“自愿”住在宾馆的,因为这是走读式谈话嘛,不限制人身自由。但你如果非常想回家,那专案组当场就会给你开出一张正式的留置通知书。
江振邦,兴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县级市的副市长副处级),51岁的副处级干部,名字也在名单之中。
但可笑的是,江振邦对县委书记程奇完全是敬而远之、嗤之以鼻、背地里骂娘的态度。
江振邦不仅没有给程奇送过钱,反而在几次常委会议上暗戳戳怼了给程书记几次,此时心中更恨不得送对方上西天……
狗东西,送钱的你记着,没送的你更是记忆深刻,自己死了也要拉着人陪葬,你个活畜生!!
“江振邦,你如果还想死硬到底,明天我们专案组就要把你转到留置中心进一步调查,到时候性质就不一样了。”
旁边年轻点的纪委干部小李看江振邦一直不说话,敲了敲桌子,如此催促。
江振邦眼皮都没抬一下:“说的好像这几天你们没查我一样,查嘛,我也真想知道你们能以什么理由给我留置,最后又能在我身上查出什么问题,省留置中心的饭菜我也不是没吃过,味道挺好的,我到了那就像回家一样!”
真他吗是个滚刀肉啊!
王副组长心中暗骂一声,眉头紧皱道:“你们兴宁市的纪委书记已经跟你谈过了,这也是我们最后一次找你谈话,你要是还这个态度事情恐怕会很麻烦。”
江振邦呵呵一笑,掏出烟来点了一支:“我不怕麻烦,也不怕你们为了节省办案经费,不顾是非曲直,执意要办冤假错案。我就是想看看你们的底线到底有多低,敢不敢真这么办!”
王副组长和小李沉默片刻,王副组长忽然笑了:“老江你很自信嘛,觉得自己一清二白,禁得起查?”
江振邦不置可否:“我没那个自信,鸡蛋里挑骨头,你们总能给我找出点毛病来,给我开除公职判几年都很正常。但我说了,我只是好奇你们敢不敢那么办,我想看看领导们的底线。”
王副组长抿了抿嘴,表情更加和蔼,拿起笔和纸送到他的座位上,摆出一副推心置腹、语重心长的架势:
“老江啊,咱们反反复复聊了一周,大家都很熟悉了,我今天跟你说实话,名单上的人确实有一部分是被误伤的,你委屈我也能理解,但形势如此,上面催的紧,领导有指示,我们这也是没有办法。你们市纪委的李书记跟我讲过了…他说你是个基层经验丰富,很有能力又非常有原则的干部。”
“但如果你还要继续坚持,并私下搞串联带着其他干部一起抵抗组织,那除了让上面难堪之外没有其他意义。名单上大部分科级干部都已经写完材料了,乡镇的一二把手,各局的负责人,每人均按照自身职位等级认领了不同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