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烽烟起 (第1/3页)
蒋干带回的那封伪造密信,如同一块坠入冰潭的巨石,在江夏与襄阳之间激起的,不是短暂的波澜,而是蔓延不绝的寒意。那份由司马懿暗中种下的隔阂与猜疑,像无形的冰霜,冻结了曹操对荆州降将仅存的信任,也让文聘变得愈发沉默寡言。
这位镇守江夏的宿将,往日里虽不苟言笑,却也不乏袍泽温情,如今却整日紧绷着脸,铠甲不离身,兵刃不离手。他治军愈发严厉,军法执行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士兵操练稍有懈怠便重罚,营帐卫生不合规范便斥责,连伙房的粮草分配都要亲自过目。林凡知道,文聘是在用这种近乎自虐的方式,证明自己那颗不容玷污的忠诚之心,驱散主公心中的疑虑。
林凡能做的,唯有与他更加紧密地协同。他主动减少了与文聘的私下议论,凡事以军命为准,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两件事上:一是加固城防,修补水寨栅栏,增设防御工事;二是推进“火器”研发,带着工匠们日夜攻关,改进火箭的准头,调试震天雷的火药配比,哪怕资源匮乏,哪怕进展缓慢,也从未停歇。
江对面的江东水寨,在经历了蒋干出使的“和谈”插曲后,气氛非但没有缓和,反而变得愈发凝重肃杀。周瑜似乎彻底放弃了所有试探,转而展开一系列大规模、高强度的实战演练。每日清晨,江面上便会响起震天的号子,数十艘艨艟斗舰列成冲击阵型,如同出鞘的利刃,一次次模拟撞击水寨栅栏;弓弩手们列队齐射,箭雨密集得如同乌云蔽日,精准覆盖目标区域;偶尔还能看到小股精锐士兵乘坐快船,在岸边进行登陆抢滩演练,动作迅猛,配合默契。
战争的齿轮,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加速转动,发出令人牙酸的轰鸣,压得两岸军民喘不过气。
林凡站在城头,凭栏远眺。江风裹挟着水汽扑面而来,他几乎能清晰地闻到那股属于周瑜的气息——冷静、自信,且带着毫不掩饰的杀伐之气。那是运筹帷幄、胜券在握的气场,让他心中警铃大作。
他知道,最终的摊牌,不远了。
“监军!”亲随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林凡的沉思,他手中捧着一封密封的火漆密信,神色凝重,“丞相行辕传来密令,火漆印是最高优先级!”
林凡心中一沉,接过密信,指尖用力,撕开火漆封口。信纸展开,曹操遒劲有力的字迹跃然纸上,每一笔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林凡:周瑜狡黠,和谈无果,孤意已决,唯有速战破敌!今尽起大军,水陆并进,与周瑜、刘备决战于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江夏乃我军侧翼要冲,战略地位至关重要。命尔与文聘,固守城池,牵制江东部分兵力,确保我军主力侧翼无忧。待孤破敌主力,扫清江东,尔等再伺机出击,共竟全功!此战关乎国运兴衰,望尔等戮力同心,死战不退,不负孤望!”
赤壁!决战!
这两个词如同两记重锤,狠狠砸在林凡心头,让他浑身一震。尽管早有预料,尽管他曾试图通过奏章提醒曹操提防火攻、疫病与水战之险,但在“速战速决”的决心和司马懿等人的推波助澜下,那些警告终究显得苍白无力。
历史的巨轮,终究还是无可阻挡地碾向了这个宿命般的坐标。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腾的惊涛骇浪。曹操的战略清晰而稳妥:以主力寻求与周瑜决战,江夏作为侧翼堡垒,承担牵制和守备任务,防止江东军从侧后方偷袭,确保主力作战无忧。可林凡深知,在原本的历史中,正是这看似强大无匹的曹军主力,在赤壁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一把大火,烧尽了曹操一统天下的梦想。
他能改变吗?江北奇袭,守住江夏,似乎改变了些许局部轨迹,但在赤壁决战这等关乎天下走势的洪流面前,他的力量显得如此渺小。
“立刻去请文将军!”林凡收起信纸,沉声下令,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促。现在,他能做的,不是感慨历史的无情,而是拼尽全力守好江夏,为自己,为这一城军民,也为那些信任他的将士,争取一线生机。
文聘几乎是随传随到。他一身戎装,甲叶上还沾着操练的尘土,接过曹操的密信,快速浏览完毕,脸色瞬间变得前所未有的凝重,握着信纸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泛白。
“终于……还是要决战了。”他长叹一声,语气中带着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看向林凡,“监军,丞相将牵制重任交予我等,这担子太重了。周瑜用兵如神,必然知晓江夏对其侧后的威胁,他绝不会放任我们安稳牵制,定会派兵严密监视,甚至趁主力决战之际,寻机全力攻取江夏!”
“将军所言极是。”林凡点头,走到地图前,指尖点在江夏与赤壁之间的位置,“我军兵力有限,水师更是薄弱,与江东军正面抗衡毫无胜算,当以固守为上。但固守,绝非坐以待毙,必须做好万全准备,以逸待劳,应对江东军的突袭。”
他眼神锐利,语速极快:“我意,即刻起,全城进入最高战备状态!关闭所有城门,只留水门供斥候出入;城中百姓全部迁入内城,青壮年编入民壮,协助守城;另,将我们所有库存的‘火箭’、‘烟雾罐’,以及新赶制出来的五十枚‘震天雷’,全部配发到城头、箭楼、水寨等关键防御节点,安排专人负责操作;水鬼队加倍派出,分成三班,日夜不休地监控江东水军动向,尤其是其战船改装、火油囤积等情况——周瑜若想以弱胜强,火攻是其最可能,也是最有效的手段!我们必须防患于未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