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我在三国当键盘侠 > 烈焰照大江

烈焰照大江

    烈焰照大江 (第3/3页)

着是试探我军虚实。我军水师……唉,差距太大了。经此一战,他必然已经洞悉了我们的弱点,下次再来,恐怕不会这么容易对付了。”

    林凡点了点头,转头看向文聘,语气凝重:“文将军说得没错。周瑜用兵谨慎,此次试探之后,必然会制定更周密的进攻计划。我们的水师实力不足,短期内难以弥补,只能靠防守工事和战术弥补,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两人站在江边,望着浑浊的江水,都陷入了沉默。实力的差距,如同一条鸿沟,横亘在他们面前,并非单凭计谋就能完全跨越。

    回到临时住所,林凡顾不上休息,立刻让人备好笔墨纸砚。他坐在桌前,点燃一支蜡烛,借着微弱的烛光,开始提笔书写军情急报。

    烛光摇曳,映着他疲惫却坚毅的脸庞。他详细写下了今夜之战的全过程:周瑜夜袭的时机、江东军的战术、己方的应对、战场的伤亡和损失,重点强调了周瑜水军的强大——战船坚固灵便、士兵水战娴熟、火箭威力惊人,以及己方水军的不足——战船老旧、士兵不擅水战、缺乏应对火攻的有效手段。

    他还特别点明,周瑜此次进攻并非全力出击,而是试探性质,其目的在于摸清己方虚实,为后续的总攻做准备。最后,他再次恳切建言:在己方水军实力未得到根本改善前,万不可贸然与周瑜、刘备联军在江上决战。当务之急,是稳守江夏,加固防御工事,收拢荆州各地的水师船只和士兵,加紧训练,提升水战能力;同时,联络襄阳的曹军主力,请求增派援军和物资,待实力充足后,再图谋反击。

    写完这封奏报,林凡通读了一遍,确认没有遗漏,才放下笔。他知道,这封奏报的观点,与司马懿此前提出的“速战速决”建议截然相反。司马懿主张趁刘备立足未稳、周瑜兵力分散之际,主动出击,一举击破联军;而他则认为,己方水师实力不足,主动出击无异于以卵击石,唯有稳守才是上策。

    但他必须将自己的判断和担忧如实禀报曹操。江夏是荆州的门户,一旦失守,联军便可长驱直入,后果不堪设想。

    “来人。”林凡对门外喊道。

    一名亲卫应声而入:“监军。”

    “将这封奏报,以八百里加急送往襄阳行辕,务必亲手交到丞相手中。”林凡将奏报折好,用火漆封口,递给亲卫,“告诉送信的士兵,事关重大,不得有任何延误,若有差池,军法处置!”

    “喏!”亲卫接过奏报,郑重地行了个军礼,转身匆匆离去。

    送走亲卫,林凡才感到一阵深深的疲惫袭来。他靠在椅背上,闭上双眼,脑海中却依旧一片清明。周瑜舰队那森然的阵势、火箭呼啸的声响、士兵厮杀的惨状,如同走马灯般闪过;还有司马懿临行前那阴鸷的眼神、意味深长的话语,以及那隐藏在许都阴影中的冷笑,都让他心绪不宁。

    外有周瑜、刘备联军虎视眈眈,内有司马懿等人在朝中掣肘,这江夏,当真是内忧外患,步步维艰。

    他抬手按了按手臂上的旧伤,疼痛感让他保持着清醒。此刻,他无比渴望曹操能够看清局势,采纳他的建议,稳守待变。可他也清楚,曹操雄才大略,却也生性多疑,又急于一统天下,未必会听进他的逆耳忠言。

    夜色渐渐褪去,天已破晓。林凡站起身,推开房门,望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眼神复杂。

    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

    日子一天天过去,曹操的回复迟迟没有抵达江夏,空气中的紧张感却越来越浓。

    这日清晨,一名“暗影”成员风尘仆仆地回到水寨,直奔林凡的住所。他一身平民装束,脸上满是风霜,眼神却异常凝重,见到林凡后,立刻压低声音禀报:“主上,江北探得急报!”

    林凡心中一紧,让他进屋说话。

    “刘备军在江北的樊口一带,大量砍伐树木,征召了数千民夫,日夜不停地打造战船!”暗影成员语速极快,“而且,属下发现,有不少江东的工匠和技术人员在旁指导,他们打造的战船,与江东水师的战船形制相似,但更加坚固,船身更宽,船桨更多,看样子是专门为江战设计的新型战船!”

    林凡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刘备原本没有多少水师,如今有了江东的支持,日夜赶造战船,显然是在为与曹军决战做准备。一旦刘备的水师成型,联军的实力将再上一个台阶,江夏的压力也会更大。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暗影成员禀报后的第三日,江面上的斥候也带回了坏消息:江东水军的活动愈发频繁,巡逻范围已经逼近江夏水域,甚至多次与曹军的巡逻船只发生小规模摩擦。

    有一次,三艘江东快艇故意冲撞曹军的巡逻船,双方互射箭矢,曹军的一艘巡逻船被火箭引燃,士兵伤亡过半。而江东军则在冲突后迅速撤退,显然是故意挑衅,试探曹军的反应。

    “周瑜这是在步步紧逼,不断消耗我军的兵力和士气,寻找决战的最佳时机。”文聘站在城头上,望着江面上江东军的战船,忧心忡忡地叹道。

    林凡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望着江面。江风猎猎,吹动着他的战袍,远处的江东战船如同一个个蛰伏的猛兽,在江面上游弋,散发着危险的气息。他知道,文聘说得没错,周瑜的耐心正在一点点耗尽,决战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这场决战,不仅关乎江夏的存亡,更关乎荆州的命运,甚至可能改变整个天下的走势。而他自己,作为这场战争的参与者,正被这巨大的历史洪流裹挟着,一步步走向那个记忆碎片中无比清晰的地方——赤壁。

    那里,火光冲天,烈焰映江,曹军水师灰飞烟灭,曹操一统天下的梦想破碎,天下三分的格局就此奠定。

    他能改变这一切吗?凭借着自己对历史的先知,凭借着一次次的险中求胜,他能逆转战局,让曹军避免惨败的命运吗?

    还是说,历史的惯性太过强大,无论他如何努力,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悲剧重演?

    无数念头在他脑海中交织,让他感到一阵茫然。

    就在这时,一名亲随匆匆跑来,脸上带着焦急的神色,递上一封密封的信件:“监军,许都来的密信,火漆印记是最高优先级!”

    林凡心中一动,一种不祥的预感瞬间涌上心头。他接过信件,只见信封上的火漆是暗红色的,印着曹操的专属印记,边缘还有“影”字的暗纹,这是影老传递密信的标志。

    他迅速拆开信件,目光快速扫过上面的文字,脸色瞬间变得无比难看,握着信纸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指节都有些颤抖。

    信的内容很短,只有寥寥数语,却如同晴天霹雳,让他浑身冰冷:

    “主上,丞相已决意采纳司马懿部分建言,催促前线路速破敌。另,据可靠情报,丞相疑心病重,因江夏战事胶着,久攻不下,加之司马懿等人在旁进谗言,诬陷主上与文聘将军拥兵自重,不肯尽力,丞相对二位已生疑虑,恐有临阵换将之念。望主上早做打算!”

    临阵换将?!

    在这个敌军压境、决战在即的关键时刻?!

    林凡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仿佛被人从头到脚浇了一盆冰水。他怎么也没想到,曹操竟然会在这个时候怀疑他和文聘,甚至想要临阵换将。

    他和文聘在江夏浴血奋战,拼死守住水寨,抵御江东军的猛攻,换来的却是主公的猜忌和谗言的中伤。

    外有强敌环伺,步步紧逼;内有谗言惑主,猜忌丛生。

    这一刻,林凡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是内外交困,什么是绝地。

    他抬起头,望向北方许都的方向,眼中没有了之前的坚毅和决绝,只剩下一片近乎绝望的冰冷。阳光刺眼,却照不进他心中的阴霾。

    这江夏,这战场,这天下,似乎都成了困住他的牢笼。

    他该何去何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