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面汹涌 (第2/3页)
声响在寂静的书房中回荡,每一声都像敲在卢洪的心尖上,也仿佛跨越了几条街巷,敲在禁足府中林凡的心上。
片刻后,曹操抬眼,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继续查,不要打草惊蛇。重点查清货栈背后的真正东家,以及所有与货栈往来的人员底细。至于吴质……暂且留意他的动向,不必惊动。”
“是!”卢洪躬身领命,小心翼翼地捧着锦盒退了出去。
书房内重归寂静。曹操独自坐在案后,目光再次落在锦盒上,眼神愈发深沉。吴质与江东细作?他实在想不出动机——是为了钱财?以吴质的家境,似乎不必冒此风险;还是……为了权力?他想起此前林凡曾隐晦提及,吴质可能参与过针对曹冲的“小动作”,如今又牵扯上江东……这仅仅是巧合吗?
疑心一旦被勾起,便如藤蔓般在心底蔓延。曹操起身踱步,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却驱不散他眉宇间的阴霾。
数日后,校事府的调查果然有了“新进展”,而这进展,比林凡预想的更能搅动曹操的心绪。
卢洪再次踏入相府书房,这次他带来的,是一份调查卷宗与一封密封的密信。“丞相,追查‘水云间’货栈一批神秘货物时,线索曾指向城西的一处庄园。经查,那庄园名义上归属于一位低调的富商,实则与司马懿大人的家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庄园的管家,是司马懿远房族弟;去年修缮庄园的银两,也来自司马懿族人经营的商铺。”
曹操的手指在卷宗上划过,目光停在“司马懿家族”几个字上,眼神冷了几分。
“更耐人寻味的是,”卢洪继续说道,“我校事府一名探员在追查庄园线索时,收到了一封匿名投递的密信。信中没有完整内容,只用一种近乎失传的‘反切码’记录了几个零散词语:‘乌巢’、‘军械’、‘仲达留意’。”
“仲达”——司马懿的表字。
这封密信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虽未掀起滔天巨浪,却在曹操心中漾开了更大的涟漪。他接过密信,展开的手指微微一顿——司马懿?那个平日里总是低调谦恭、甚至有些唯唯诺诺的文学掾,竟然也出现在了这条线索里?
曹操当即传召司马懿。书房内,他并未出示任何证据,只是端着茶杯,看似随意地闲谈:“仲达,近日翻阅乌巢之战的旧档,想起当时军械调配颇为仓促,你对此事可有印象?”
司马懿躬身行礼,神态恭顺依旧:“回丞相,乌巢之战时,臣虽未直接参与军械调配,却也略知一二。当时袁绍军粮囤积乌巢,我军若要奇袭,需轻装简行,军械多以短兵为主,后续补给全靠后方速运,确有仓促之处。不过正因如此,才更显丞相奇袭决策之英明。”
他对答如流,分析条理清晰,既展现了才智,又不失对曹操的推崇。曹操又问起许都近日是否有异常动向,司马懿依旧从容:“臣职位低微,平日多在府中整理文书,未曾察觉异常。若丞相有所疑虑,臣可协助校事府留意一二。”
他眼神清澈,语气诚恳,看不出半分破绽。可正是这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