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出水 (第1/3页)
冰冷的杀意如实质般从芦苇丛中弥漫开来,死死锁定林凡与赵大。林凡甚至能听见弓弦被缓缓拉开的细微声响——前有埋伏,后有火海,他们已成瓮中之鳖。
“队率…”赵大握紧手中卷刃的刀,声音嘶哑,显然已做好最后搏命的准备。
林凡却抬手阻止了他。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绝望与恐惧,目光锐利地盯住那片杀机四伏的芦苇丛:是谁设的伏?袁绍的溃兵?还是其他势力?
“在下林凡,曹公麾下参军祭酒!”林凡扬声高喊,声音在空旷的河湾回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乌巢已焚,淳于琼已死!阁下埋伏于此,意欲何为?若要取我性命,何不现身一见?!”
这是一场豪赌——赌对方并非袁绍死忠,赌这乱世之中,凡事皆有转圜余地。
芦苇丛中一片寂静,只有风拂苇秆的沙沙声。那冰冷的杀意未散,却也没有立刻发动攻击。
片刻后,一个清朗平和、似不带烟火气的声音,从芦苇深处悠然传来:“林参军,别来无恙乎?”
随着话音,芦苇向两侧分开,一名羽扇纶巾、身长八尺的儒雅文士缓步走出。他面带浅笑,眼神清澈却深邃,仿佛早已洞悉一切——不是诸葛亮,又是谁?!
他身后跟着数十名手持强弓劲弩、眼神锐利的精悍士卒,显然是他的私兵部曲。
“诸葛…先生?!”林凡瞳孔骤缩,心中掀起惊涛骇浪!诸葛亮怎么会在乌巢?怎么会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出现?!
诸葛亮轻摇羽扇,仿佛身处自家庭院而非修罗战场。他瞥了一眼远处冲天的火光与隐约的喊杀声,微微颔首:“林参军果然手段非凡,竟真以一营之力搅动河北风云,焚了袁本初的根基。亮,佩服。”
他的语气里,听不出是真心赞叹,还是暗藏嘲讽。
林凡心念电转——诸葛亮在此,绝非凡事!他强自镇定,拱手道:“先生谬赞,不过是侥幸罢了。不知先生在此…是敌是友?”
“是敌是友?”诸葛亮微微一笑,羽扇轻点林凡,“林参军以为,亮若是敌,你与这位壮士,此刻还能站在这里与亮说话吗?”
林凡默然。确实,以诸葛亮身后精锐弓弩手的实力,刚才他们毫无防备时,早已被射成刺猬。
“先生之意是…”
“亮在此,乃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诸葛亮目光扫过林凡狼狈的模样,以及他怀中隐约露出的半截虎符,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顺便…接应一位可能用得上的‘故人’。”
受人之托?接应故人?
林凡心中猛地一跳——难道是郭嘉?郭嘉生前竟与诸葛亮有过联系?还是另有隐情?
“先生是来救我的?”林凡试探着问。
“救?”诸葛亮摇头,笑容意味深长,“林参军此言差矣。你已成功焚粮,名动天下,何须人救?亮此来,是为你指一条…生路,亦是一条…或许能让你走得更远的路。”
他指向河湾中原本接应林凡的小船:“此船目标太大,且袁绍溃兵四散,沿河搜寻,你乘此船,走不出十里必被拦截。”
“那先生之意…”
“由此向北五里,有处废弃渔村,村中泊有快舟数艘,乃亮预先布置。”诸葛亮从容道,“你可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