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的考题 (第1/3页)
中军大帐的气氛,比林凡预想中更显凝重。没了郭嘉在侧轻摇羽扇的温缓调和,整个空间像失了缓冲,唯余曹操端坐主位时,如山岳压顶般的沉肃威压。几名核心谋士与将领分列两侧,目光齐刷刷落在刚入帐、尚带着风尘的林凡身上。
“卑职林凡,参见丞相!”林凡按捺住心底的忐忑,恭敬行礼。他能清晰察觉,几道目光带着审视,几道藏着好奇,还有一道——来自面色红润、气质儒雅的荀彧,那目光平静却深邃,仿佛能洞穿人心。
“嗯。”曹操放下手中竹简,抬眼看来,目光重若实质,上下打量着林凡。那眼神不算凶狠,却带着洞悉一切的锐利,让林凡浑身都似被看透。“听闻你前夜带队,自葫芦口救回五名斥候,还斩了两颗首级?”
“回丞相,全是侥幸。一来仰仗将士用命,二来…多亏夏侯将军调度得当。”林凡不敢居功,将功劳推给夏侯惇与麾下士兵。
曹操不置可否,手指轻叩桌面:“凭五人之力,夜闯敌控河谷,搅乱局势、精准定位,最后全身而退…这份胆识与机变,绝非一句‘侥幸’能概括。”话锋陡转,他语气平淡却透着无形压力,“孤倒好奇,你怎会在漆黑混乱中,准确找到被困士卒?莫非,真如外界传言,身怀异术?”
来了!最关键也最敏感的问题,终究还是问了!
林凡心脏猛地一紧。他清楚,自己先前那些“出格”举动,尤其是这次近乎神准的救援,必然已引起曹操疑心。眼下郭嘉病重,这问题若答不好,此前所有努力恐将付诸东流,甚至招来杀身之祸!
他深吸一口气,竭力让声音保持平稳:“丞相明鉴,卑职并无异术。此次能成事,一靠平日观察——卑职早留意到斥候队信息传递不畅,出发前便仔细研读过失踪小队可能的活动区域与惯走路径;二靠推演算计——结合敌军活动痕迹、地形限制与口粮消耗,推断他们最可能被困在葫芦口深处;三靠…些许取巧之物。”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粗糙的指南针,以及一枚用油布包裹、未曾使用的“爆竹”,双手呈上:“此物可在黑夜密林中辨明方向,此物能制造声响火光、扰乱视听。那夜的狼嚎,亦是卑职命人模仿,配合此物的爆炸威势,意在设下疑兵。”
他刻意略过【Tab】技能与精神暗示的作用,将成功归因于细致准备、逻辑推理,以及这些“奇技淫巧”的工具。
曹操拿起简陋的指南针端详片刻,又扫了眼那黑乎乎的火药竹管,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迅速压下,淡淡道:“看来,你在这格物巧技上,倒有几分天赋。”
他没再深究“异术”,但这句评价,却让帐内几位文士出身、崇尚经学大义的谋士微微蹙起眉头。
就在此时,一名文吏匆匆入帐,呈上一份紧急军报。
曹操展开一看,眉头瞬间紧锁,将绢帛递向身旁的荀彧:“文若,你看。”
荀彧快速浏览,素来平静的脸上也添了几分凝重:“丞相,袁绍派遣大将颜良,率两万精兵已进抵白马,仗着兵力优势频频挑战。守将刘延压力剧增,连发求援文书。”
白马!颜良!
林凡心中一动——这可是官渡之战前的关键序幕!史载曹操采纳荀攸声东击西之计,佯攻延津引袁军分兵,再率轻兵疾进解白马之围,最终由关羽斩杀颜良!
可现在…关羽还在曹操麾下吗?林凡有些不确定。他这只蝴蝶的翅膀,似乎还没扇到那般遥远的地方。
帐内顿时起了议论声,多数人主张速派援军,与颜良在白马城下决战。
曹操沉吟不语,目光扫过众人,最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