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大专毕业,别人打工我回乡 > 第27章 山雨欲来

第27章 山雨欲来

    第27章 山雨欲来 (第1/3页)

    盛丰农业的电话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祝十三心里激起层层涟漪。他握着还发烫的手机,站在温棚里愣了足足半分钟——对方不仅知道他和绿源公司的合作,还精准点出“苗的秘密”,这绝非偶然。夜风吹得塑料膜“哗哗”作响,棚内的草莓苗在月光下泛着淡绿的光晕,祝十三突然想起赵磊白天提到的“商业对手”,一个念头瞬间清晰:绿源公司内部,一定有盛丰农业的眼线。

    “必须马上告诉赵磊。”祝十三当机立断。他掏出手机,翻出白天存下的赵磊联系方式,手指悬在拨号键上又停住了——现在已经是晚上十点,赵磊说不定已经休息,而且这事在电话里说不清楚,万一被监听反而麻烦。他琢磨片刻,给赵磊发了条短信:“赵总监,有紧急情况,关乎你公司机密,明天早上八点我在草莓园等你,事关重大,务必前来。”

    短信发出不到两分钟,赵磊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声音里满是警惕:“祝先生,出什么事了?是不是苗的问题?”“苗没问题,是你公司的问题。”祝十三压低声音,“具体情况明天面谈,你最好单独来,别带太多人。”赵磊沉默了几秒,果断道:“行,我明天七点就出发,八点准时到。”

    挂了电话,祝十三没心思休息。他看着温棚里长势喜人的草莓苗,突然萌生一个大胆的想法——用布雨术集中催生一批新苗。之前培育的两万棵苗本就够交付,但若能在短时间内催生出更多苗,不仅能彰显“培育技术”的厉害,还能为后续大规模供货做准备。更重要的是,先交两万棵苗试水,能摸清赵磊的付款诚意,避免后续麻烦。

    他转身回屋,从床底的木箱里翻出聚灵扣——这枚玉佩经过多日灵气滋养,表面的纹路愈发清晰,触手温润。祝十三将聚灵扣贴身戴好,又换上防水的胶鞋,提着一盏充电马灯再次来到草莓园。阿黄不知何时跟了过来,蹲在温棚门口,尾巴轻轻扫着地面,像是在为他站岗。

    “阿黄,看好门,别让任何人进来。”祝十三摸了摸它的头,掀开塑料膜走进温棚。他走到温棚中央的空地上,盘腿坐下,双手结印,口中默念布雨术的口诀。胸口的聚灵扣突然发出耀眼的淡蓝光晕,一股磅礴的灵气从玉佩中涌出,顺着他的四肢百骸流遍全身,最终汇聚在掌心。祝十三将掌心对准地面,大喝一声:“起!”

    下一秒,温棚顶部的塑料膜上突然凝结出细密的水珠,像被施了魔法般,“沙沙沙”地落了下来。这雨很奇特,只在温棚范围内飘落,雨滴大小均匀,落在叶片上不溅水花,落在土壤里不陷泥坑,每一滴都带着淡淡的灵气光晕。祝十三能清晰地感受到,草莓苗的根系正在疯狂吸收雨水里的灵气,茎秆微微颤动,像是在欢呼雀跃。

    他不敢大意,一边维持着布雨术,一边观察着苗情。第一批催生的是之前育在营养钵里的幼苗,原本只有两叶一心,在灵雨的滋养下,叶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舒展。不到一个小时,第三片叶就冒了出来,叶尖嫩黄,边缘带着细小的绒毛;又过了两个小时,第四片叶也舒展开来,茎秆加粗了一圈,颜色从浅绿变成了深绿。

    凌晨一点,祝十三终于收了术法。他站起身,揉了揉发酸的膝盖,走到营养钵旁仔细查看——原本五万棵两叶一心的幼苗,已经全部长成了标准的四叶一心壮苗,叶片浓绿厚实,根系从营养钵底部探出来,盘根错节却不杂乱。他拿出卷尺量了量,茎秆基部直径达到0.7厘米,比普通培育的苗还要壮实,完全符合卖给赵磊的标准。

    “这布雨术真是太神奇了。”祝十三忍不住感叹。他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距离赵磊过来还有七个小时,足够他做好准备。他叫醒在温棚外打盹的阿黄,回家简单洗漱了一下,刚走进堂屋,就看见祝升福坐在桌边等他,桌上摆着一碗热粥和两个茶叶蛋。

    “咋才回来?我听阿黄叫了几声,还以为出啥事了。”祝升福递过筷子,眼神里满是关切。自从喝了加了洗髓丹的米酒,他的体质好了不少,不仅咳嗽的老毛病没了,精神头也比以前足了,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干活,一点都不觉得累。

    祝十三把盛丰农业来电和催生新苗的事跟父亲说了一遍,祝升福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绿源公司有内鬼?这可不是小事。赵磊要是查不出是谁,咱们以后的合作也不安稳。”他顿了顿,又说:“你先交两万棵苗试水是对的,现在的人心思复杂,咱们不得不防。”

    父子俩正说着,陈桂兰也起来了。她听说要给赵磊准备两万棵苗,立刻张罗起来:“我去叫张婶和秀莲姐来帮忙,她们手巧,捆苗又快又好。你爸去把拖拉机开出来,装苗用得着。”祝十三赶紧拦住她:“妈,不用这么早,赵先生八点才到,咱们六点开始准备都来得及。您先歇着,我去村里的小卖部买些捆苗用的草绳和标签。”

    清晨六点,祝家村的公鸡刚打鸣,草莓园就热闹起来了。张婶带着王秀莲、桂英嫂子等十几个妇人来了,每个人手里都拿着自带的小板凳和剪刀;李大爷和赵铁牛推着板车,负责把营养钵里的苗运到空地上;孙师傅则带着木工房的几个徒弟,临时搭了个简易的称重台,确保每一棵苗都符合标准;刘老栓也来了,他主动承担起挑拣的工作,把不符合要求的弱苗都挑出来,嘴里还念叨着:“这可是咱村的金疙瘩,绝不能让次品坏了名声。”

    “大家听我说一下标准。”祝十三站在高台上,手里举着一棵壮苗,“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