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苗价玄机 (第2/3页)
央的新叶芽饱满鲜亮,呈嫩黄绿色,像裹着一层蜡质;茎秆基部直径足有0.8厘米,颜色是健康的浅绿带粉,捏起来硬挺有弹性,没有丝毫软腐迹象;再看根系,须根发达且呈乳白色,根尖有清晰的黄白色生长点,水洗后能看到密集的根毛——这正是优质草莓苗的典型特征。
“赵总监是行家,该知道草莓苗的核心在根系和叶片。”祝十三用指尖轻点叶片,“我这苗每片功能叶的叶面积都在25平方厘米以上,叶绿素含量高,光合作用效率比普通苗高20%;根系的根冠比达到1:3,移栽后吸水吸肥能力强,这也是它成活率能到九成五的关键。”他又翻出笔记本,“您看,这是我三年来的培育笔记。我用山泉水泡松针发酵做有机肥,控制棚内昼夜温差在12度,湿度保持在65%,试了几十次才定下这套培育方案,才有了现在的苗情。”他指着笔记上的内容,“这是去年冬天的冻伤记录,这是今年春天的病虫害防治,每一步都有迹可循。”
赵磊接过笔记本,又对比着手里的草莓苗看了半天,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笔记上的温湿度记录、施肥周期和他观察到的苗情完全吻合,尤其是叶片的生长数据,和他在农科院见过的优质苗种不相上下。他抬头看向祝十三:“这么说,这苗真的是你自己培育的?”祝十三点头:“我姑父以前是农科院的,专攻草莓育种,我跟着他学了点皮毛,加上自己在山后老棚里瞎琢磨,就搞出来了。”
听到“农科院”三个字,赵磊彻底信了。他收起笔记本,重新露出笑容:“祝先生真是深藏不露。实不相瞒,我们公司的草莓苗出了问题,五十亩地的苗死了一大半,要是再找不到优质苗种,项目就要黄了。我希望能从你这里采购草莓苗,价格好商量。”
祝十三心里早就盘算好了——这些苗没了他的布雨术和催生诀,跟普通草莓苗没区别,顶多就是根系壮一些,成活率高一点。赵磊买回去也种不出他这样的效果,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稳定赚钱。他故意皱起眉头:“赵总监,不是我不想卖,而是培育这些苗不容易,成本很高,我怕你们接受不了价格。”
“你开个价。”赵磊立刻说,“市面上的优质苗一棵三块五,我给你五块,怎么样?”祝十三摇了摇头:“赵总监,你也看到我这苗的长势了,移栽成活率能到九成五,比普通苗高三成。五块钱一棵,太低了。”
“六块!”赵磊咬了咬牙,“这已经是我们能给出的最高价了。”祝十三还是摇头,站起身假装要送客:“赵总监要是没诚意,那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