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细查影踪 (第3/3页)
见一辆警用摩托车“突突”地往草莓园驶来,骑车的是派出所的小张,制服下摆被风吹得飘起来。他手里拿着一张打印的照片,还有一张名片:“祝十三,王村长让我把这个给你。这是赵磊的正面照,背面是他的基本信息,还有我的手机号——要是他再出现在村里,或者给你打电话骚扰,你直接打我手机,我五分钟就能到。”
祝十三接过照片,只见上面的男人留着寸头,戴一副细框眼镜,嘴角挂着一丝精明的笑,眼神里透着股算计的劲儿,正是那晚在山坡上拍照的人。背面写着赵磊的籍贯、公司地址,还有一串手机号。他把照片和名片揣进兜里:“谢谢张警官,辛苦你跑一趟。”小张摆了摆手,目光扫过忙碌的乡亲们,笑着说:“应该的,你们搞产业不容易,我们肯定得保驾护航。对了,王村长说镇上月底要组织种植技术培训,让你也去当讲师,给周边村的种植户讲讲经验。”
“我去讲经验?”祝十三愣了愣。王村长笑着说:“你这草莓种得这么好,就是最好的经验。到时候你就说是跟着姑父学的,再编些普通的种植技巧,既能应付过去,又能给咱们村争光。”祝十三明白了,这是要让他“藏拙”,他赶紧点头:“我知道该咋说。”
夕阳西下时,六亩草莓园的温棚终于搭好了。一排排银亮的拱架像展翅的银鸽,整齐地排列在田地里,无滴膜被风轻轻吹起,又稳稳落下,像一片波光粼粼的银色海洋。祝十三走进温棚,用手背试了试棚内温度——比外面高了足足六度,湿度也刚刚好。他弯腰摸了摸草莓苗,经过秘法催生,苗上的小花苞已经变成了淡白色,花萼都舒展开了,再过三天就能开花。周老栓和赵铁牛正在给温棚拉防风绳,孙师傅则在检查每个焊点,确保万无一失。
“十三,你看这温棚多气派!”李大爷走进来,用粗糙的手摸了摸塑料膜,“我活了六十岁,就没见过这么规整的棚子!孙师傅的手艺,加上你的图纸,咱这棚子别说扛霜降,就是扛小到中雪都没问题!”祝十三笑了,他掏出那个磨得发亮的笔记本,翻开写着乡亲名字的那页——李大爷、张婶、孙师傅、赵铁牛、王秀莲、刘老栓……每个人的名字后面,他都认真画了颗红五星。这些人,都是他的底气,也是祝家村致富的希望。
就在这时,祝升福的手机响了,是村长打来的:“升福,不好了!赵磊带着几个人往咱们村来了,说要跟十三谈谈合作,还说要是不合作,就举报咱们用违禁药!”
祝十三的眼神立刻冷了下来——赵磊果然没打算善罢甘休。他走出温棚,看着远处驶来的黑色小轿车,对乡亲们说:“大家别慌,他想来谈合作,咱们就跟他谈。但要是他敢耍花招,咱们也不怕!”
阿黄也绷紧了身子,对着小轿车的方向低吼,尾巴竖得笔直。夕阳的光洒在温棚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像是给祝十三和乡亲们镀上了一层铠甲。一场关于草莓种植技术的较量,即将在祝家村拉开序幕。
夕阳把所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张婶抱着剪子哼起了小调,赵铁牛和刘老栓在收拾工具,孙师傅则在给祝十三讲温棚冬季管理的注意事项。祝十三望着眼前的银色温棚,心里盘算着——现在是九月底,按草莓的长势,十月中旬就能第一批成熟,刚好赶上国庆后的采摘热潮。这六亩草莓,不仅是他的希望,更是全村人的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