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催生草莓 (第1/3页)
晨光刚漫过村西的山坳,祝家三口就钻进了刚平整好的荒地里。祝十三攥着特制的木铲,每挖一下都精准控制着坑的深度——五寸深、四寸宽,刚好能容下草莓苗带着土球的根系。他特意用植药术在坑底沁入一丝灵气,这是“定根诀”,能让幼苗移栽后立刻扎稳,比普通栽法成活率高上三成。
祝十三把最后一袋草莓种子倒进陶盆时,院角的老槐树刚落下第一片晨露。这是他特意从县城种子站挑的“红颜草莓”种,颗粒饱满却带着层硬壳,按常理得浸种催芽五天才能露白,可他要在三天内育好一亩地的苗——只有这样,才能赶在雨季前移栽,不耽误下半年收成。
祝升福扶苗的动作格外轻,手指捏着幼苗的茎秆,生怕碰折了那油亮的叶片:“慢着点浇,丹水别溅到叶心。”他说的“丹水”,是祝十三用护苗丹残渣泡的水,对外只说是“姑父给的专用营养液”。陈桂兰提着水壶跟在后面,每浇完一棵就用手把土压实,嘴里还念叨着:“这奶油白草莓金贵,可得伺候好了,等熟了给明月留一筐,让她带去学校分给同学。”
“爸,您帮我把育苗棚的塑料膜拉严实点,别漏风。”祝十三一边往种子上撒细土,一边对正在搭棚架的祝升福喊。育苗棚就搭在院西的空地上,竹竿架起半人高的框架,塑料膜罩得严严实实,只留一个能弯腰进出的小口。祝升福应着声,伸手拽了拽膜边,确保四周都压上砖块:“你放心,这样保准暖和,跟城里的温室似的。”
太阳升到头顶时,一亩地的幼苗已经栽得整整齐齐。祝十三直起腰捶了捶后背,汗水顺着下巴滴进土里,刚栽下的幼苗却像是有了灵性,叶片在阳光下舒展着,连带着周围的空气都透着股清甜的草木香。这时,地埂上传来一阵说笑声,是王婶带着几个妇人路过,手里还挎着刚割的猪草。
陈桂兰端着盆温水过来,盆沿还冒着热气:“十三,这水温度刚好,你说的‘浸种’就用这个?”她手里的搪瓷盆是家里用了十年的老物件,盆底还印着模糊的“农业学大寨”字样。祝十三接过盆,将种子倒进水里,指尖悄悄运转植药术——一股淡青色灵气顺着指缝渗入水中,像细线般缠绕住每粒种子,慢慢软化着坚硬的外壳。
“升福家的,这是种的啥好东西?”王婶大着嗓门喊,脚下加快步子凑过来,眼睛一下就钉在绿油油的幼苗上。她比陈桂兰小两岁,平时两家走得近,上次祝十三救她的西瓜地,她还特意送了一篮土鸡蛋过来,说话时带着熟络的热乎气。
“妈,您先去做饭,浸种得等会儿,我在这儿看着就行。”祝十三故意放慢语速,怕母亲察觉异常。陈桂兰点点头,走了两步又回头:“别太累了,要是来不及,咱就跟村长说晚几天移栽,不差这两天。”祝十三笑着应下,等母亲走远,立刻加快了灵气输出——植药术里的“破壳诀”能加速种子萌发,他要让这些草莓种在水里就开始生根。
陈桂兰赶紧迎上去,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是奶油白草莓,托我家那口子姑父的亲戚买的苗,说是城里超市都卖十几块一斤呢。”她特意把“姑父”两个字说得重些,这是之前跟家人商量好的托词——祝升福的妹夫在城里做小生意,说他有门路最让人信服。
半个时辰后,水面泛起细密的气泡,祝十三捞起一粒种子,只见硬壳已经裂开小口,白色的根须正从缝里悄悄探出来,像极了刚睡醒的小虫。他赶紧将种子均匀撒在育苗棚的苗床上,苗床是用腐熟的黑麦草和细土混合铺成的,松软又保肥。做完这些,他钻进棚里,反手拉上塑料膜,棚内的温度瞬间升了起来,混杂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
王婶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摸了摸草莓叶,指尖沾了点露水:“哎哟,这苗长得真精神,比镇上苗圃的还好!你看这叶子,油亮得能照见人影,十三啊,你姑父那亲戚还有苗不?我家那二分地闲着也是闲着,想跟着种点。”她身后的李婶也跟着附和:“是啊十三,你王婶家孩子要上大学,正愁没处挣钱呢,你要是能帮着问问,婶子记你一辈子好。”
祝十三盘膝坐在苗床旁,双手结“催生印”贴在地面,体内灵气顺着掌心缓缓渗入土壤。他默念植药术的“速生诀”:“气入沃土,滋养种芯;根须速长,芽叶早生。”胸口的聚灵扣微微发烫,一股比平时更浓郁的灵气涌出来,顺着他的经脉流向苗床——只见土壤表面慢慢隆起细小的土包,接着“噗”的一声轻响,嫩绿的芽尖顶破泥土,像撑开的小伞般舒展。
祝十三刚要开口,祝升福先接了话:“王弟妹,不是我们不帮你,这苗是人家基地专供的,数量卡得严,我妹夫托了三回人情才弄来这些。等下次十三姑父去城里,让他再好好说说,说不定能多要些。”他知道儿子心软,怕说漏嘴,语气里带着诚恳的歉意。
他不敢停歇,灵气顺着每株幼苗的根系游走,催着根须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